| |
| 草间小黑蛛与桃一点叶蝉之间的数量关系 |
| 邹运鼎 周夏芝 毕守东 李磊 丁程成 高彩球 2003(3):231-234 |
| 用相关分析法研究桃园草间小黑蛛在数量上对桃一点叶蝉的追随关系。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不管在桃树的水平方位还是垂直方位对桃一点叶蝉都有明显的追随关系。 |  |
|
| 摘要[1440] PDF HTML |
|
| 皖鲁两省秋季石榴园害虫、天敌群落动态及其空间格局 |
| 李磊 邹运鼎 娄志 周夏芝 高彩球 丁程成 毕守东 2003(3):235-239 |
|  | 对皖鲁两省秋季石榴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安徽怀远石榴园害虫、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为1.0169,山东枣庄为O.8204。(2)怀远和枣庄石榴园主要害虫均为日本龟蜡蚧,其主要天敌为大草蛉,后者对前者在空间上有明显的追随关系,枣庄的日本龟蜡蚧虫口显著高于怀远。(3)两地石榴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中的物种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之间差异不明显。 |
|
| 摘要[1316] PDF HTML |
|
| 猕猴桃品种枝条组织结构与抗溃疡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
| 李淼 檀根甲 李瑶 承河元 李珂 陈翠萍 2003(3):240-245 |
| 对9个猕猴桃品种(金魁、79-3、79-1、79-5、秦美、华美2号、海沃德、美味硬、中华软)的一年生枝条皮孔及其显微结构进行解剖构造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枝条的皮孔密度和长度差异显著,并且与品种抗病性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O.8978^*和O.9278^*。不同品种间枝条的显微细胞结构特征差异有一定的显著性,与品种抗病性可能相关。发病高峰期,各品种枝条皮孔相比病害始发期均有在数目及大小上增加的现象。但增幅不明显,品种间增幅存在差异。可以把枝条皮孔的密度及长度作为抗溃疡病的形态结构的鉴定指标。 |  |
|
| 摘要[1442] PDF HTML |
|
| 双条杉天牛产卵量与卵期预测预报的研究初报 |
| 陈志胜 2003(3):246-249 |
|  | 准确测报双条杉天牛发生量与幼虫孵化期,是防治成败的关键。经过2001年底至2002年5月的研究试验,得出产卵量与体长、肩宽、体长和肩宽的积的相关方程式分别为:y1=-122.67+14.014x1长,n=42,r1=0.6982>r0.01=0.392;y2=-160.65+53.9x2宽,n=42,r2=0.8755>r0.01=0.392;y3=-57.7+22.37x3长×宽,n=42,r3=0.8526>r0.01=0.392。卵发育起点温度:C=(8.86±0.41)℃,有效积温K=(68.01±3.49)DD。经应用及检验与实际相符合。 |
|
| 摘要[1189] PDF HTML |
|
| 疫霉菌的交配型与性分化(综述) |
| 马国胜 高智谋 吴向辉 2003(3):250-254 |
| 系统综述了疫霉菌的交配型与性分化的发现、类型与测定、遗传变异及其调控机制、地理分布、异宗配合机制与交配型的本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疫霉菌及其所致病害的研究与防治具有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  |
|
| 摘要[1165] PDF HTML |
|
| 乙烯菌核利在环境中的降解与转化研究进展(综述) |
| 邓大鹏 岳永德 花日茂 汤锋 2003(3):255-258 |
|  | 本文综述了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乙烯菌核利在环境中的转归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乙烯菌核利的生物降解、化学水解以及光化学降解的机理和转化路线。 |
|
| 摘要[1234] PDF HTML |
|
| 安徽省国土资源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
| 马友华 李梅 李邵山 姜之永 2003(3):259-264 |
| 在中文Windows98开发平台上,以中文Visual FoxPro6.O为开发工具,建立了安徽省国土资源数据库应用系统,该系统分别建立了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六个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五个应用模块,分别为查讯模块、修改模块、打印模块、增加模块、退出模块。该系统能够为政府管理部门、从事资源利用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研究和教学的机构以及社会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信息查讯服务。 |  |
|
| 摘要[1245] PDF HTML |
|
| 品种和种植环境对软质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
| 常成 马传喜 2003(3):265-268 |
|  | 选取18个软质小麦品种于2000--2001年分别种植在合肥和宿州,分析碱性水保持力(AWRC)、SDS沉降值、膨胀势、直链淀粉相对含量、PPO活性等5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品种间AWRC、SDS沉降值和直链淀粉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膨胀势间差异显著,PPO活性差异不显著;地点间AWRC、PPO活性、直链淀粉相对含量差异极显著,SDS沉降值、膨胀势差异不显著。两试点间AWRC、SDS沉降值的品种差异较一致,其次是直链淀粉相对含量。AWRC和直链淀粉相对含量既受品种差别的影响又受环境的影响;SDS沉降值和麦粉膨胀势主要受品种的影响,而PPO活性主要受环境的作用。 |
|
| 摘要[1538] PDF HTML |
|
| 超级稻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的光能利用和同化产物分配 |
| 张云华 王荣富 陈炳松 于江龙 钱立生 沙莎 2003(3):269-272 |
| 以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父本93ll为材料,测定了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及^14CO2同化产物分配的指标。结果表明:在生育后期,与父本93ll相比,两优培九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在中午强光的逆境条件下,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Ⅱ在照光下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下降相对较少,具有较强的耐光抑制能力;用同位素^14C对光合同化产物运转分配进行标记研究,发现两优培九光合同化产物向穗部的分配比率较高,具有较好的源库协调性。上述有关光合和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可能是超级稻高产的生理基础。 |  |
|
| 摘要[1319] PDF HTML |
|
| 水稻显性矮秆新基因的RAPD分析 |
| 张治国 童继平 吴敬德 余增亮 郑乐娅 张瑛 朱伟 吴跃进 2003(3):273-275 |
|  | 利用RAPD标记对中粳水稻新品种突变体Y98149中鉴定出的显性矮秆新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0对随机引物中,两对引物SAl530和SB930在亲本和近等基因池(均由10个高秆或矮秆植株组成)之间表现出多态性。用这两对引物对高秆和矮秆的F2群体的300个单株进行连锁分析,表明SAl530和SB930与新矮秆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5.3cM和9.3cM,两个RAPD标记位于同一侧。 |
|
| 摘要[1242] PDF HTML |
|
| 施钾水平对油菜吸收钙和镁的影响 |
| 张竹青 鲁剑巍 2003(3):276-279 |
| 就不同的施钾水平对油菜吸收钙、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中K与Ca、Mg之间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Ca、Mg吸收量占Ca、Mg、K吸收总量的比例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油菜植株地上部的Ca、Mg浓度呈下降趋势,其根部Ca、Mg浓度保持恒定。 |  |
|
| 摘要[1349] PDF HTML |
|
| 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 许发芝 仲大莲 余为一 2003(3):280-284 |
|  |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一对自行设计的引物,从新城疫病毒(NDV)F48E9株扩增出长度为1664bp的DNA片段。与已报道的NDV-融合蛋白(F)基因比较,两者大小一致。经限制性内切酶反应,获得两个预期大小的片段。将克隆的F基因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的重组质粒含有NDV-F基因。 |
|
| 摘要[1436] PDF HTML |
|
| 瘤胃微生物不同种群对小麦秸体外降解的研究 |
| 张伟力 吴宏忠 丁晓娟 胡真虎 2003(3):285-288 |
| 实验设置5个处理组,研究瘤胃微生物不同种群对小麦秸的降解作用。结果发现:瘤胃细菌在整体上对纤维素性物质的降解力强;瘤胃真菌也能降解部分粗纤维类物质,但作用较小;瘤胃细菌和真菌在降解中具有一定的互作关系。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总挥发性脂肪酸、总气体产量、总甲烷气体产量、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可以作为评定瘤胃微生物降解活力的指标。 |  |
|
| 摘要[1267] PDF HTML |
|
| 鸡鼻气管鸟杆菌感染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
| 冯元璋 2003(3):289-293 |
|  | 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感染是近几年来发生于鸡和火鸡的一种重要的呼吸道传染病,现已在世界范围的商业鸡群中造成严重危害,我国还暂无该病发生的正式报道,本文综述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与病变、诊断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认识和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
|
| 摘要[1139] PDF HTML |
|
| 安徽大别山黄山松林分生物量及物质积累与分配 |
| 吴泽民,吴文友,卢斌 2003(3):294-298 |
| 研究安徽大别山海拔1200m垂直地带黄山松天然林的能量及物质的积累与分配,并建立了生物量与胸径及树高关系的模型。林分年龄38a、密度2418株·hm-2。结果表明,该林分的生物现存量为204.8t·hm-2,平均生长量5.39t·hm-2·a-1,平均单株生长量为2.23kg·a-1;该林分生物量水平高于湖南的黄山松林分,与我国各气候区的主要针叶林分相比也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单株的生物量较低,如作为用材林经营则适当的密度控制十分重要。生物量的分配表明主干的88%分配在6.5m以下部分。由此看出,从木材生产或生态功能角度出发,黄山松均是华东地区山地中上部的优良树种。各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格局:黄山松每生产1t干物质平均需吸收N1.146kg,P(P2O5)0.253kg,K0.569kg,Ca1.163kg,Mg0.319kg,Zn0.014kg,Cu0.0002kg,Mn0.024kg,Fe0.027kg。 |  |
|
| 摘要[1219] PDF HTML |
|
| 正交试验法在月季离体快繁中的应用 |
| 项艳 江海洋 李卞宗 2003(3):299-303 |
|  | 以“红成功”带侧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月季离体快繁研究。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活性炭、6-BA、NAA,按正交试验表形成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分析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以及活性炭时月季茎段分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月季生根培养,采用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NAA和6-BA,按正匀表L9(3^4)形成3因素、3水平的不同配比,比较了不同培养基时月季组培苗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MS培养基 6-BA2.0mg/L NAA0.05mg/L 活性炭O.3%配方时茎段分化和植株再生效果最好,最适于长根的培养基配方为:MS培养基 NAAO.05mg/L 活性炭O.3%。 |
|
| 摘要[1275] PDF HTML |
|
| 利用正交法研究丁香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 |
| 周莉,代力民,苏宝玲,张惠华 2003(3):304-307 |
| 利用正交法研究5种不同因素(糖、胚龄、Gln、BA、NAA)对丁香幼胚萌发及成苗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幼胚离体培养条件为在Monnier+0.1mg·L-1BA+0.001mg·L-1NAA+400mg·L-1Gln+50g·L-1糖培养基上培养胚龄为50d的丁香幼胚,同时发现Gln的加入量对丁香幼胚离体培养的萌发率有显著影响。 |  |
|
| 摘要[1175] PDF HTML |
|
| 三种化学物质对西葫芦性别表现的影响 |
| 程永安 张恩慧 欧敏功 许忠民 王妍妮 2003(3):308-311 |
|  | 用乙烯利诱导雌花、用赤霉素和AgNO3诱导雄花以控制西葫芦花的性别表现。用不同处理浓度的乙烯利(50、100mg/L)、GA3(50、100、1OOOmg/L)、AgNO3(200、300mg/L),在不同处理时期(子叶平展期和4叶期).对不同栽培品种进行处理,观察统计1~20节内雌花、雄花形成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最佳处理水平。结果表明.利用化学物质可以控制西葫芦性别表现。乙烯利50mg/L、GA3 1000mg/L、AgNO3 300mg/L为最佳诱导剂浓度,处理时期以子叶平展期为佳,不同处理方法对性别表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栽培品种对诱导的反应差异不显著。 |
|
| 摘要[1382] PDF HTML |
|
| 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
| 涂育合 叶功富 林照授 田有圳 黄金桃 2003(3):312-315 |
| 通过实测61株凹叶厚朴样木胸径、树高和树皮产量,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建立树皮产量数学模型,并对不同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单纯形法优化得到的模型y=O.9438643 0.02407896D^2.040018H^0.3646304,y=O.06606968D^2.059642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O.9623和O.9583,可用于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胸径因子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比树高因子更有效。 |  |
|
| 摘要[1313] PDF HTML |
|
| 长白山野生蔬菜资源的调查研究 |
| 周繇 2003(3):316-319 |
|  | 为掌握长白山区野生蔬菜资源原始资料,在全区内共设置90块样地,每个样地选3~5个以上的样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长白山区野生蔬菜共有67科、183属、348种;其中苗菜类48科、137属、247种;根菜类13科、22属、44种;叶菜类4科、4属、9种;花菜类5科、5属、11种;树芽类:10科、16属、29种;蕨菜类4科、6属、8种。新发现的野生蔬菜有24科、43属、46种;其中苗菜类22科、36属、39种;根菜类1科、1属、1种;树芽类:4科、5属、5种;蕨菜类1科、1属、1种。 |
|
| 摘要[1276] PDF HTML |
|
| 组培文竹生根试验研究 |
| 孙旭进 2003(3):320-322 |
| 以文竹组织培养的新茎为材料,进行了文竹最佳生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用生根粉处理后进行扦插水培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达90%以上,较试管培养高14%,较基质扦插高48%;育苗周期较试管培养和基质扦插缩短约18d;移植成活率较试管培养和基质扦插分别提高35%和82%。 |  |
|
| 摘要[1441] PDF HTML |
|
| 安徽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
| 顾长明 何山春 刘嵩 吴月龙 储江 曹新华 朱德云 钱绣 2003(3):323-328 |
|  | 本文论述了安徽的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重要湿地和湿地水鸟等,提出了全省湿地保护方面客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
|
| 摘要[1559] PDF HTML |
|
| 汽车麦克弗森滑柱式悬架多刚体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 宋宇 陈无畏 2003(3):329-332 |
| 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拉格朗日方法时汽车麦克弗森滑柱式悬架进行研究,根据结构特点建立其多刚体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及算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刚体模型精确,采用的拉格朗日方法易行,仿真精度较高,是汽车悬架精确分析的理想方法。 |  |
|
| 摘要[1337] PDF HTML |
|
| 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影响因子的研究 |
| 李平,张强,宛晓春,陶文沂,丁霄霖 2003(3):333-336 |
|  |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酶系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对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确定黑曲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获得高产原生质体,其浓度可达3.0×106个/mL,再生率达25%以上。并于欧林巴斯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了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形成过程。 |
|
| 摘要[1316] PDF HTML |
|
| 杏鲍菇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
| 孟艳琼,宋敏,彭凡,樊美珍 2003(3):337-341 |
| 以杏鲍菇菌丝体为目标产物,通过单因素碳、氮源、无机盐、接种量、装液量及发酵时间试验,并用L9(34)正交实验法从中筛选出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蔗糖4%、黄豆粉4%、K2HPO40.05%、FeSO4·7H2O0.01%;培养6d菌丝干生物量达到最大22.96g/L。 |  |
|
| 摘要[1359] PDF HTML |
|
| PLC在农村排灌机站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 华路光 2003(3):342-344 |
|  | 针对中、小型排灌机站控制系统运行的一般特点,提出了采用PLC为控制核心的控制方素。该方案成本低,管理、维护和操作简单易行,便于在广大农村中、小型排灌机站中推广。 |
|
| 摘要[1342] PDF HTML |
|
| 两点间曲面距离计算模型及应用 |
| 王凯 张志祥 叶勇 潘善德 2003(3):345-348 |
| 针对北京——底特律飞越北极新航线的开通而提出的实际问题,分别对球体和旋转椭球体情况进行讨论,根据数学上的可近似原理,建立了两点间曲面距离计算模型,并将此算法推广到最短航线的找出,从而解释了新航线节约4h左右的原因。 |  |
|
| 摘要[1576] PDF 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