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杜鹃上的两个散斑壳属新种 许早时,李珂,林英任,谢云胜 2001(4):358-361 本文报道生于黄山杜鹃 [Rhododendron maculif erum Franch.ssp.anhweiense( Wils.) Chamb.]上的散斑壳属 ( Lophodermium Chev.)二新种 :厚唇散斑壳 ( L.pachychilum Y.R.Lin & Z.S.Xu sp.nov.)和红褐散斑壳 ( L.ruf um Y.R.Lin & K.Lisp.nov.)。提供了新种的拉丁文简介、汉文描述和形态特征图。模式标本存放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 ( AAUFP)。
摘要 [1343] PDF HTML
黄山松叶枯病病原菌研究 侯成林 2001(4):362-365 调查安徽省岳西县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黄山松针叶枯死现象,并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证实是由斑痣盘菌种的小环绵盘菌(Cyclaneusma minus (Butin)DiCosmo,Peredo et Minter)侵染所致。病菌侵染1-2年生针叶,10月初出现症状,潜育期125d左右,次年5月在针叶上产生了子实体,并以子囊孢子进行新一轮侵染。病菌主要危害3-15年生的黄山松幼树。菌丝在PDA培养基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8℃,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
摘要 [1313] PDF HTML
烟草与TMV不同互作体系中部分生理指标的测定 孔凡明 彭怀俊 等 2001(4):366-371 测定了烟草与TMV强毒株系的亲和性互作以及与TMV弱毒株系的非亲和性互作体系中部分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两种互作体系的SOD活性均明显升高,后者活性变化高于前者;在互作的早期,接种叶SOD活性明显高于非接种的上,下部邻位叶,然而非亲和性互作的后期,上部叶SOD活性上升更快,活性反而超过接种叶。(2)两种互作体系CAT活性均升高,在非亲和性互作的早期,CAT活性显著高于亲和性互作,但在互作的3d后,前者活性反而低于后者;两种互作体系中的接种叶CAT活性在互作的前3d均高于上,下部叶,然而在亲和性互作的后期,上部叶CAT活性反而明显高于接种叶和下部叶。(3)两种互作体系中的POD活性均升高,非亲和性互作POD活性变化亦大于亲和性互作;互作早期的接种叶POD活性高于上,下部叶,然而非亲和性互作的上部叶POD活性很快地反超接种叶。(4)亲和性互作的后期,随着病害症状的显现,3种酶活性均再次升高,直至病情稳定。
摘要 [1407] PDF HTML
除草剂精克草能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巫厚长 蒯文兴 等 2001(4):372-375 本试验研究了施用除草剂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区植食类相对丰盛度明显增加,尤其是蚜科,捕食类相对丰盛度明显减少,特别是蜘蛛类的皿蛛科;节肢动物群落和植食类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降低,捕食类和蜘蛛类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增加。
摘要 [1538] PDF HTML
几种虫生真菌对烟青虫的致病性研究 李世广 徐庆丰 等 2001(4):376-379 用4种真菌共9个菌株的固体培养物以及真菌与Bt的混合物,分别对烟青虫2龄幼虫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球孢白僵菌和莱氏野村菌两个菌种对烟青虫幼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前者优于后者;在白僵菌中5S03菌株毒力最高,对烟青虫2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为6.10d,校正死亡率为86.96%,僵虫率为33.33%;另外两个菌株Bb3和Bb98-1的毒力也较高。(2)真菌(5S03)与Bt混用,对防治烟青虫具有相互增效作用。
摘要 [1575] PDF HTML
安徽省木本药用植物害虫发生与危害记述Ⅰ 丁玉洲 张家俊 等 2001(4):380-384 通过1988-1995年对安徽省重要的木本药用植物害虫的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报道了近年来在杜仲,山茱萸,厚朴,紫玉兰,木瓜等9个主栽药用经济树种上所发生的害虫种类及重要害虫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危害程度,为现阶段开展木本药用植物害虫防治提供依据。
摘要 [3911] PDF HTML
植物源番荔枝内酯的杀虫作用(综述) 何道航 徐汉虹 等 2001(4):385-389 本文就植物中分离的番荔枝内酯的化学结构类型,杀虫活性,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作了综述。
摘要 [2019] PDF HTML
自由基清除剂处理蔬菜衰老种子的生理效应 朱世东 2001(4):390-394 以西瓜,甜瓜和萝卜等蔬菜自然衰老种子为材料,研究了GSH,AsA和SB等外源自由基清除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SB(浓度为1mmol/L,2mmol/L)和GSH(浓度为1g/L,5g/L)浸种处理能显著促进上述衰老种子的萌发,而AsA(浓度为5mmol/L,10mmol/L,15mmol/L)浸种处理的效果不明显。外源自由基清除剂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衰老种子中CAT和SOD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的修复作用。
摘要 [1483] PDF HTML
两种栽培措施五人工经济林核桃木材纤维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虞华强 刘英 等 2001(4):395-400 对粗放与集约两种栽培措施下人工经济林核桃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与粗放管理的人工经济林核桃相比较,集约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和壁腔比均小,方差分析表明只有纤维宽度,壁厚在0.05水平显著,其它特征均未达显著水平。(2)两种栽培措施下纤维长度,宽度,壁厚,长宽比和壁腔比的径向变异规律差异不大。(3)集约管理的核桃的各种纤维形态特征和粗放管理的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长度比等特征的轴向差异的不显著;粗放管理的壁厚,壁腔比的轴向差异显著。(4)两种栽培措施下的大部分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和轴向变异规律差异不大。
摘要 [1403] PDF HTML
马尾松、栓皮栎生长盛期树干液流的研究 鲁小珍 2001(4):401-404 用 ICT-2 0 0 0 TE研究了 7年生马尾松 ( Pinus Massoniana)、栓皮栎 ( Quercusvariabilis)生长盛期树干液流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1马尾松和栓皮栎的单位面积液流通量分别为 1 4 1 .1、 1 4 9.5cm3· cm- 2 · d- 1 ,栓皮栎的蒸腾耗水强度更大 ;2栓皮栎夜间有微弱上升液流 ,可能存在根压 ;3白天的树干液流是一条多峰曲线 ,有“午休”现象 ;4两树种的树干液流与太阳辐射、温度、湿度、CO2 浓度有较好的生态学同步性 ;5逐步回归结果表明 ,树干液流受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 ,树种不同 ,其受影响的主导环境因子有所不同
摘要 [1429] PDF HTML
长江滩地5种杂交柳树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变异 戴邦潮 锁一兵 等 2001(4):405-408 研究5种不同无性系杂交柳树的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径向变异。结果表明:5种杂交柳树,纤维长度为884-1127μm,纤维宽度为18.63-23.42μm,双壁厚度为5.79-8.80μm,胞腔径为11.37-15.00μm,其沿径向均呈y=b0 b1x b2x^2分布。
摘要 [1210] PDF HTML
PP333对菊花生长开花及褐斑病抗性的影响 魏胜林 刘业好 等 2001(4):409-412 对菊花根池500mL,浓度为250mg/kg,500mg/kg,750mg/kg,1000mg/kg,1250mg/kg的PP333,结果表明:菊花主,侧茎生长在低浓度范围内在PP333抑制作用敏感,在中高浓度范围内对PP333抑制作用敏感性减弱;500-750mg/kg的PP333浓度范围对菊花侧枝分生能力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PP333处理能不同程度提高菊花叶片叶绿素(a b),糖类,氨基酸总量,全多酚的含量,延迟菊花开花期,降低褐斑病病叶百分率。其中500-750mg/kg的PP333能使菊花叶片叶绿素(a b),糖类,氨基酸总量,全多酚的含量比对照依次提高13.0%-16.7%,16.9%-22.3%,5.1%-7.8%,21.3%-27.9%,病叶百分率降低37.5%-66.6%,始花期延迟9d,主茎长33.90-35.65cm,侧茎长25.1-26.0cm。平均分枝数7.3-12.3,使菊花综合观赏价值得到明显提高。
摘要 [1276] PDF HTML
安徽农业大学树木标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何云核 李治能 等 2001(4):413-416 利用大量的树木标本信息,通过电子计算机建立树木标本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树木标本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方法,步骤,意义,特点,内容,探讨了它在教学,科研及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 [1228] PDF HTML
湿地松人工林间伐效应的研究 徐六一 虞沐奎 2001(4):417-421 在8年,12年,16年生湿地松人工林中布设不同间伐强度试验林,对不同间伐处理的林分测树因子和间伐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间伐对林木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幼龄林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大龄林分,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较大径阶立木株数比例随之增加,但期末总收获量减少;湿地松人工林首次间伐宜在12年生之前进行,保留900-1100株/hm^2,在造纸材销路较好的地区,且初植密度较高的林分,可在8年生时进行首次间伐,保留1400株/hm^2,第二次间伐的间隙期为6年;以培育大中径材为目标的大龄林分应以弱度调整为主,保留600株/hm^2;另外,间伐有利于提高保留木材性的均质性。
摘要 [1341] PDF HTML
HKT1定位缺失突变体转化对受体酵母Na+耐受性影响的研究 朱苏文 2001(4):422-424 通过重叠延伸PCR(overlop extension PCR)技术对来自小麦根系的高亲和力的K^ 运输载体HKT1的cDNA进行定位缺失突变,分析了HKT1及其缺失突变体L149-E180和E150-L166转化酵母对受体Na^ 耐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KT1缺失区段越大其对酵母的转化频率越高,缺失突变降低了HKT1对Na^ 的亲和性,显著提高了受体对Na^ 的耐受性,且L149-E180突变体对Na^ 亲和性低于E150-L166,这表明L149-E180区段在HKT1中对Na^ 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 [1397] PDF HTML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进展(综述) 江昌俊 余有本 2001(4):425-430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催化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这个途径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对植物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本文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存在与分布,纯化与性质,生理代谢意义,抗逆境以及基因克隆与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述。
摘要 [1560] PDF HTML
烟草染色体制片技术与核型分析 程晓蕾 贺渔生 等 2001(4):431-434 对烟草染色体制片技术中的几种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风油精溶液(20%)进行预处理效果最好,染色体分散度较高,收缩长度适宜,且可显示一定的带纹。用此预处理方法对粘烟草进行核型分析,得出简式为2n=24=16m(2SAT) 6sm(1SAT) 2t。其中第2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个随体,第5对染色体短臂上具1对随体。
摘要 [1286] PDF HTML
5W吉福特-麦克马洪制冷机及实验测量 赵雷 2001(4):435-437 本文介绍了信息产业部电子十六所独立开发研制的5W/20K闭式循环G-M制冷机,该机型既可作为低温泵的冷源,也可用于低温电子器件和超导器件的冷却。该机主要性能指标为;制冷量>5W/20K;降温时间<45min;重量<12kg。
摘要 [1487] PDF HTML
分支系统学软件PHYLIP系统及其使用 肖中新 潘孝铭 2001(4):438-444 PHYLIP是一个系统发育推断软件。PHYLIP软件由30个程序组成,针对不同的数据,采用不同的程序。本文对PHYLIP软件的输入与输出文件的格式,输入文件的选项,应答选项,建树的策略都作了详细论述。为便于理解。文中给出了丰富的例子阐述PHYLIP软件中的各种概念和使用方法。
摘要 [1423] PDF HTML
凝集素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综述) 赵寅生 2001(4):445-447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具有糖结合专一性,是可促使细胞凝集的蛋白质。凝集素对糖的特异结合性决定了它在动植物体内具有一些重要而特殊的生物学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凝集素在生物养殖,生物工程,生理活动调控,疾病防治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 [1546] PDF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