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3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萝卜贮藏期间木质素、纤维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糠心的关系
  2001(3)
  摘要[1009]  PDF   HTML
砀山酥梨栽培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01(3)
  摘要[932]  PDF   HTML
若干桑树品种过氧化物酶酶谱和部分品种酶活的研究
  2001(3)
  摘要[899]  PDF   HTML

植物保护

外源JH对桃蚜种群消长及有翅率的影响
  邹运鼎 周夏芝 等  2001(3):223-226
通过外源JH对桃蚜种群消长及有翅率的影响研究得出,5种浓度的外源JH对桃蚜种群消长均有影响,5月5日的虫口数量与4月29日相比,J2、J3为负增长,且显著高于对照,即2%、1%浓度的外源JH桃蚜种群有抑制作用;5月5日的桃蚜成蚜有翅率J2-J5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极显著,即2%、1%、0.5%和0.25%浓度的外源JH对桃蚜成蚜有翅率有显著影响,5月5日的桃蚜成若蚜翅率,J1-J5与对照比较差异均极显著。
  摘要[1218]  PDF   HTML
安徽省棉铃疫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陈方新 高智谋 等  2001(3):227-231
自安徽省宣城、芜湖、无为、望江、合肥、肥东、滁州、寿县、淮北、宿县等10个市、县采集棉花疫病病铃,从中分离得到58个疫霉菌株,对其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致病性、寄生范围等进行了鉴定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和主要疫霉分类检索表,将上述菌株均鉴定为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据此认为试疫霉是引致 病的病原菌。
  摘要[1514]  PDF   HTML
板栗害虫发生特征与治理对策
  丁玉洲 吕传海 等  2001(3):232-237
通过1988-1994年对安徽省板栗害虫的研究,查明了现阶段板栗害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发生率、发生量、发生类型和成灾格局,提出板栗害虫的综合治理对策。研究表明在454种板栗害虫中,发生轻微、中等、严重的害虫分别为414种、22种和18种,分别占总数的91.2%、48%和4.0%。害虫的垂直结构为根部害虫16种、干部51种、叶部299种、枝梢101种和果实害虫7种,分别占总数的3.5%、11.2%、61.5%、22.3%和1.5%;害虫总体发生率95.8%,其中危害程度轻微(+)、中等(++)、严重(+++)发生率分别为38.2%、33.2%和24.4%;重要板栗害虫的发生类型为低发生型414种(占91.2%)、偶发生型7种(占1.5%),间发生型23种(占5.1%)和高发生型10种(占2.2%);主要害虫成灾区域特征为广泛型7种、地区型8种、局部型3种。
  摘要[1451]  PDF   HTML
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唐燕平 刘远 等  2001(3):238-241
锈色粒肩天牛在安徽2年1代,跨3个年度,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两次越冬。成虫于6月上、中旬相继羽化,白天取食、交属、夜间在直径8cm以上的树枝、干皮裂缝中产卵,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陆续孵化危害,11月第1次越冬,第2年3月下旬恢复活动危害,11月中旬第2次越冬,第3年3月中旬取食到5月上旬陆续化蛹,蛹期18-25d。幼虫经6次脱皮7龄,其幼虫龄级预测式为N=(Y-0.2471)/1.1382(Y幼虫头宽)。在野外调查证实,该虫在安徽合肥只危害国槐。
  摘要[1543]  PDF   HTML
乙撑硫脲的降解和残留分析研究(综述)
  任铁真 岳永德  2001(3):242-245
对代森类杀菌剂的有毒降解物乙撑硫脲(ETU)的降解和残留分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残留分析方法。
  摘要[1209]  PDF   HTML
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与转化(综述)
  潘学冬 花日茂 等  2001(3):246-250
综述了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在水、土壤中生物降解性,降解动力学、降解途径及编码均三氮苯类除草剂莠去津降解酶的基因及其因源性分析的研究的研究进展,并对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和生物治理研究提出展望。
  摘要[1367]  PDF   HTML
火炬松林分密度对衰退病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束庆龙 何俊旭 等  2001(3):251-254
对安徽省火炬松林分密度与衰退病的感病指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与衰退退病和土壤含水量关系十分密切,在一定的树龄和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与衰退病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在干旱条件下)呈负相关,因此,在火炬松的经营管理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抗育间伐是促进木生长、减轻衰退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摘要[1489]  PDF   HTML
萝卜贮藏期间木质素、纤维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糖心的关系
  李寿田 朱世栋 等  2001(3):255-258
对萝卜贮藏期间木质素、纤维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糠心指数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糠心指数在贮藏后50d发生极显著增加;木质素含量在贮藏后30d、纤维含量在贮藏后40d发生显著增加;可溶糖含含量在贮藏后30d发生极显著升高,而后发生极显著下降,糠心指数的变化与木质素、纤维素的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糠心指数的变化呈不显著负相关。由此可得出。木质素、纤维素含量的增加是萝卜肉质根贮藏期间糠心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萝卜在贮藏40d后,食用品质发生显著下降。
  摘要[1811]  PDF   HTML
砀山梨栽培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朱立武 李绍稳 等  2001(3):259-262
利用雄风4.1专家系统开发工具,获取领域专家知识和成熟科研成果,开发生成砀山酥梨栽培专家系统。着重论述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实现策略。系统知识库对砀山酥梨栽培各个环节作了详细的描 ,从而实现了对砀山酥梨栽培技术的咨询决策服务。
  摘要[1460]  PDF   HTML
休宁县毛竹立地类型的划分
  刘桂华 宋怀宇 等  2001(3):263-266
以休宁县66块毛竹标准地的调查资料的基础,采用科学与实用性兼备,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多级序与逐级控制相联系的原则和方法,对该县毛竹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提出以地形及土壤因子为主要依据的三级分类系统,共划出3个立地类型小区,8个立地类型组,22个立地类型。
  摘要[1421]  PDF   HTML
16O8+注入小麦种子胚乳引起M1代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
  李兴林 卫增泉 等  2001(3):267-270
通过控制单核能大小,将^16O离子注入小麦种子胚乳,结果引起M1代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较大变化。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凝胶胶片的扫描曲线显示:1)在高剂量的处理中,有的峰消失;有的峰高于对照,中、高剂量值呈升高趋势;有的峰低于对照,中、高剂量值呈下降趋势。2)按分子量的大小将可溶性蛋白质分成5个区段,并计算不同区段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第2区段的相对含量降低(分子量较大区段),而第5区段相对含量升高(分子量最小区段)。3)同时也表明,低剂量效应表现异常。本文也讨论了诱变胚乳对胚作用的可能机理。
  摘要[1801]  PDF   HTML
杂交中稻秧苗密度与苗质关系的研究
  孟月华 黄仲青 等  2001(3):271-275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稻秧苗密度对苗质的影响随秧龄玲延长而大。旱、湿秧小苗<6400株/m^2苗高干重、叶面积等无显著差别;中、大苗苗高干重(y1)、单株分蘖数(y2)等与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其回归关系分别可以y1=a-bx和y2=ae^-bx式表达。式中a,b值随苗龄加大,同龄旱秧比湿秧b值小。苗质开始显著下降的秧苗密度(株/m^2):中、大苗依次约为4000和2000(旱秧);3000和1000(湿秧)。大苗单本栽,苗质显著较差的,大田生育及产量亦显著较差。高产高效的适宜秧苗密度(株/m^2),小苗可达6500;中、大苗依次为3000和1000(旱秧),2000和400(湿秧)。
  摘要[1531]  PDF   HTML
三个水稻品种的冠层结构比较研究
  刘长明 刘敏华 等  2001(3):276-280
通过大田植株分层切片分析比较了3个水稻供试品种在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冠层叶片叶倾角、叶面积及其垂直分布概率和叶日积随生育进程而变化的规律等冠层结构特征,并通过数学方法对不同品种的叶面积垂直分布密度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3品种的冠层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摘要[1545]  PDF   HTML
缺硼对甘蓝型油菜亲本及其F1代CAT和POD活性的影响
  褚海燕 喻敏 等  2001(3):281-283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缺硼对甘蓝型油菜亲本及其F1代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降低叶片中CAT活性,而增有中CAT活性,缺硼增强叶片和根中POD活性,甘蓝型油菜利用硼高效品种CAT活性明显高于低效品种,F1代CAT和POD活性多介于双亲之间。
  摘要[1711]  PDF   HTML
过量施用钾肥对花生生长的抑制作用
  周可金 马成泽 等  2001(3):284-287
通过花生盆栽砂培试验,研究不同钾肥处理对花生萌发、出苗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不同钾肥对花生造成的毒害原因,结果表明:在低水平,K2SO4处理的效果比KCl好,而高水平,KCl处理的效果比较K2SO4好,对同一种钾肥,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大,花生受到的毒害作用也越大。但以KCl处理毒害更重,发生毒害的时间也提前,两种钾肥处理均以施K2O1.0g/kg砂水平为最佳,在生产上低水平施用K2SO4将更为安全。
  摘要[2171]  PDF   HTML
优质小麦新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张国宽 黄正来  2001(3):288-289
以扬麦158为对照品种,试验比较分析了6个新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6个优质小麦新品种产量性状均表现较好,籽粒产量除扬麦9号、宁资18略低于对照外,其余4个品种均与对照相仿或高于对照,品质性状SDS沉降值测定除安农92484、宁资128达优质专用面包麦指标,其他品种均低于扬麦158,而扬麦9号则达到了优质软麦的品质水平。
  摘要[1531]  PDF   HTML
草鱼的几种细菌性疾病及其致病原因的研究
  祖国掌 周广钧 等  2001(3):290-293
研究六安市万亩渔业基地4种危害且经常娄生的草鱼细菌性疾病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这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投喂大量的莱子饼等粉状饲料,引起水质恶化,气草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的大量孳生,草鱼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细菌性疾病经常发生。
  摘要[1543]  PDF   HTML
淮南麻黄鸡三个选育群血清转铁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耿照玉 唐俊 等  2001(3):294-296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测定了淮南麻黄鸡三个群体T多态性,统计各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并计算各群体的纯合系数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三个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各不相同,皆以B基因频率最高,Ⅰ群体中BC型个体最多,C基因频率大地A基因频率;Ⅱ群体中BB型个体最多,Ⅲ群体中AB型个体最多,Ⅱ、Ⅲ群体皆A基因频率大于C基因频,从Tf位点来看,淮南麻黄鸡各群体纯度还有待于进一步选育提高。
  摘要[1493]  PDF   HTML
饲粮Met-Zn与Ca水平对肉用仔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虞泽鹏,吴晋强  2001(3):297-299
试验选用 1日龄 Arbor Acres (AA)肉用仔鸡 1 80只 ,随机分成 6组 ,每组 3 0只。采用 2× 3因子设计 ,选用 0 .75%、 1 .2 5%两种钙水平 ,0、 50、 1 0 0 mg/kg三种锌添加水平 ;研究不同的 Met-Zn、Ca水平对肉用仔鸡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高钙抑制锌在组织器官中的沉积 ,其中胰脏、肝脏变化幅度较大 (P >0 .0 5) ;此外 ,高钙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 AKP的活性 (P >0 .0 5)
  摘要[1381]  PDF   HTML
冬季鸽舍加温对乳鸽增重效果的研究
  姜润深 刘彩霞 等  2001(3):300-301,340
测定冬季生产种鸽舍在舍温7-12℃时人工加温6-8℃对乳鸽增重的效果,并对乳鸽的生长进行了回归曲线的模拟。结果表明,加温鸽舍乳鸽的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28日龄体重加温组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无论是对照组还试验组,用logistic方程均能很好地表现乳鸽的生长规律,拟合度均超过0.99。
  摘要[1376]  PDF   HTML
罗曼蛋鸡在冷、温季对饲粮养分转化率的比较研究
  李凡林 马元山 等  2001(3):302-305
测定500只罗曼蛋鸡(23-31周龄)分别在冷季(1997-01-01-1997-03-03,鸡舍温度-4.5-10.2℃,平均4.3℃)和温季(1997-04-01-1997-06-01,鸡舍温度12.8-27.1℃,平均20.7℃)对饲粮养分转化为蛋相应成分的效率,结果表明,鸡在温季对饲粮绝大多数种类养分的转化率都显著(P<0.001或P<0.01或P<0.05)地高于鸡在冷季对饲粮养分的转化率。
  摘要[1367]  PDF   HTML
若干桑品种过氧化物酶酶谱和部分品种酶活性的研究
  吴家喜 许晓风 等  2001(3):306-310
对国内若干有代表性的桑树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及其酶活进行研究。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分析和酶活性比较结果表明:(1)同工酶酶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品种间的系谱进行关系,但尚涌肯定是否反映品种抗逆性的大小;(2)品种抗逆性的强弱与酶活性的关系更为密切。
  摘要[1341]  PDF   HTML

本期目录

基于GIS的具有干扰作用的土地利用系统动态优化模型
  张庆国 张明华  2001(3):311-319
GIS是大尺度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工具,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方面,利用Markov链模型,人们研究了各土地利用类型随时间的转移,用于土地利用系统的规划和管理,然而,目前用来描述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的转移矩阵模型其元素是常数,人类和自然的干扰未加考虑,使得这些模型的应用效果到影响。本文基于GIS,并考虑人类和自然的干扰,提出土地利用系统动态规划的多维景观格局动态优化决策模型s(t 1)=s(t)[Q(t) w^t(t)r(t)]其中向量s(t)是土地利用面积的分布。初步研制了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对于给定的目标,可以产生一系列决策变量。使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可趋势其最优结构,给出了模型的算法,并证明其收敛性。与GIS连接,用该模型可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动态模拟。作为个例研究,该模型被用于杭州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良好。
  摘要[1595]  PDF   HTML

基础科学及其他

若干科观赏植物花粉形态电镜观察与比较
  胡蕙露,杨景华,陈慧,王建林  2001(3):320-325
应用 SEM技术 ,对植物不同科 (包括豆科、蔷薇科、鸢尾科、木犀科 )的几种植物花粉进行结构和形态分析 ,根据花粉的形态、大小及外壁纹饰等超微结构 ,鉴证花粉的类型。采用的 3种豆科植物 (紫荆、紫藤、刺槐 )的花粉几近球形 ,大小幅度在 2 9~ 3 3μm× 1 8~ 2 3μm之间 ,均具 3孔沟 ,桔皮状或浅网状纹饰 ,网眼小 ,不规则圆形。蔷薇科的 3种植物 (红碧桃、火棘、野蔷薇 )的扫描结果表明其花粉形态非常相似 :均为橄榄形 ,3孔沟 ,外壁为指纹型条纹状 ,条纹间有穿孔 ,但三者的平均花粉粒大小差别较大 (在 3 8~ 61μm× 3 3~ 1 9μm之间 )。以紫丁香为代表的木犀科 ,特征很典型 :花粉三裂圆球形 ,大小为 3 4 (± 0 .5) μm× 2 3 (±0 .5)μm,孔沟的宽度向两极渐宽 ,网状纹饰 ,网脊厚 ,网眼大 ,不规则多角形。鸢尾科的两种植物黄花鸢尾和蝴蝶花均具 1孔沟 ,大小在 54~ 1 0 5μm× 4 5~ 65μm之间 ,但在花粉形态及外壁纹饰和结构上有明显差别 ,蝴蝶花症状独特 :具网状纹饰 ,网脊厚 ,网眼特大 ,网眼中有白色颗粒状突起。对该 4科植物的演变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摘要[1496]  PDF   HTML
耕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刘友兆 何方 等  2001(3):326-330
以往的耕地适宜性评价存在计算繁琐、不能定位等问题,作者运用专家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了耕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此系统已在江苏省邳州市到成功应用,研究成果也为其他类型的土地适宜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
  摘要[1401]  PDF   HTML
DNA和细胞对重离子辐照诱导DNA双链断裂的敏感性比较
  周光明 高清祥 等  2001(3):331-333
用倒转脉冲场凝胶电泳(PIGE)比较研究了50MeV/u^12C^6 辐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及其脱蛋白DNA分子,从而诱导DNA双链断裂(DSB)的辐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论辐照脱蛋白DNA还是辐照完整细胞,诱导的DNA片段释放百分比(PR)都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超过40Gy,PR趋向一个近似相同的准阈值-81%,辐照脱蛋白DNA诱导的DSB产额的0.40DSBs/100Mbp/Gy,辐照完整细胞诱导的DSB产额0.19DSBs/100Mbp/Gy,说明脱蛋白DNA分子比完整细胞对重离子辐照要敏感。
  摘要[1522]  PDF   HTML
氦压缩机油气分离初探
  赵雷  2001(3):334-336
为了提高制冷压缩机油气分离的效率,在结构改进和材料选取等方面对压缩机系统滤油过程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压缩机滤油效率的途径。
  摘要[1246]  PDF   HTML
猪舍夏季蒸发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综述)
  朱志平 董红敏 等  2001(3):337-340
综述了猪舍夏季蒸发降温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诸如湿垫风机、细雾、集中细雾、喷淋、滴水与局部射流降温等方式,这些方式有些发展成熟,应用广泛,有些处于研究阶段,但对开发式猪舍的蒸发降温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1517]  PDF   HTML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