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目录 | | | 蛋鸡早期选种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 | | 周洪松,赵益贤,张立名,叶瑞兰,陆翠珍,檀华蓉,李纯,赵慧丽 1990(3) | | 测定了8、12周龄S220母雏9项血液生化指标,估测其遗传力及其与产蛋性能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8周龄血清白蛋白百分含量与300日龄产蛋量间的遗传相关为0.7945。8周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与300日龄产蛋量间的遗传相关为0.8245。利用8周龄血清白蛋白百分含量和AKP活性作为辅助性状对300日龄产蛋量进行间接选择,其间接选择效率分别为个体选择的1.2174和1.4519倍,为家系选择的1.4460和1.4837倍,为合并选择的1.0826和1.1887倍。因此,8周龄血清白蛋白百分含量和AKP活性可作为蛋鸡早期选种的血液生化指标。 |  |
| | 摘要[1462] PDF HTML | | | 激光微束诱发家蚕雄核发育的研究 | | 徐厚镕,陈震古,陆仲康,梁宏 1990(3) | |  | 激光微束照射家蚕受精卵,可以诱发雄核发育,孵化率达29%左右。标志卵色的全部雄蚕,表现出发育齐,茧层率高,群体匀整度高等特点。伴生的畸形蚕较少,畸变率只有4%左右。 |
| | 摘要[1299] PDF HTML | | | 零下低温对小麦线粒体酸性磷酸酶解离与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 王荣富,何若韫 1990(3) | | 研究了两个品种小麦线粒体(抗冻的东方红3号和不抗冻的丰强3号)酸性磷酸酶自膜解离和脂质过氧化对-15℃低温的反应,以及Na~+的可能作用。结果表明,-15℃低温促进了酸性磷酸酶自膜的解离,Na~+的促进作用更明显。-15℃低温和NaCl不能引起膜脂过氧化。酸性磷酸酶的解离在品种间以及幼苗培养温度间存在差异。试验提供了零下低温影响膜上脂质与蛋白质相互关系的证据。 |  |
| | 摘要[1344] PDF HTML | | | 水稻再生两熟的氮素营养特性研究 | | 程扶玖,黄仲青 1990(3) | |  | 对协优64水稻进行的再生两熟盆栽试验表明,头季稻吸氮高峰出现在栽秧至分蘖及再生芽萌生阶段,其平均吸氮速率与再生稻相似。水稻再生两熟栽培,头季稻所吸收的氮量达两季稻吸氮总量的70%以上,而再生稻对头季稻茬中氮素的再利用率达31.0—41.5%。再生稻的稻谷重约为头季稻的70%,且经济系数大大高于头季稻,因此,水稻再生两熟是有利于物质和能量转化的栽培方式。 |
| | 摘要[1208] PDF HTML | | | 柴油机运转危险状态故障树分析 | | 许光溱,董龙歧 1990(3) | | 本文运用逻辑诊断和故障树分析法对300台柴油机的运转状态进行分析,建立柴油机运转危险状态故障树模型,求出在目前水平下危险状态发生的概率为0.000288;定量地指出故障树模型的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提出要改进调速器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质量以减少其失效发生的概率;通过关键性重要度计算及其对比,寻找出喷油泵维修、调试及保养不当是引起危险状态发生的第一个关键性事件,并确定其他故障的作用。 |  |
| | 摘要[1507] PDF HTML | | | 安徽农田有机氯农药污染现状 | | 岳永德,花日茂,朱历珍,朱苏文,陈玎玎 1990(3) | |  | 本文报道六六六停用几年后安徽省砀山等16县农田土壤中六六六、DDT污染水平。土壤中六六六平均残留0.150mg/kg;局部地区维持0.2—0.5mg/kg残留水平,说明存在新的污染;残留六六六以α-、γ-和σ-666为主,β—666呈降低消失趋势。全省农田土壤DDT平均残留0.361mg/kg,淮北旱地及沿江稻区水平较高,超过0.4mg/kg;残留形式以pp′—DDT和pp′—DDD为主。 |
| | 摘要[1452] PDF HTML | | | 翠峯茶树在大别山北麓适应性的研究 | | 叶银芳,杨维时,王相文,苏士勤,袁德忠 1990(3) | | 在大别山北麓金寨,霍山山区引种翠峰茶树5年的结果表明,翠峰茶树适应性强,在该地区适宜生长,发芽早,生长旺盛,氨基酸含量特高。制作的名优绿茶品质极佳,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我省山区发展名优绿茶的优良品种。 |  |
| | 摘要[1471] PDF HTML | | | 皖浙清凉峯植物区系基本特征的研究 | | 黄成林 1990(3) | |  | 皖浙边界的清凉峰共有维管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植物区系成份明显呈现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理成份也较为复杂,且保存着较为丰富的孑遗种。根据植物区系成份的剖析,作者认为本区仍应划归中亚热带,且可能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避难所”之一。 |
| | 摘要[1395] PDF HTML | | | 乳用种公牛评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 | 张良银,胡士明,陈宏权 1990(3) | | 通过对乳用种公牛常用评定方法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评定方法的相关性和特点。结果表明:在我国牧场计算机应用不太广泛情况下,可使用女儿均值比较法和同期同龄法进行后裔测定。 |  |
| | 摘要[1557] PDF HTML | | | 甜菜苗茎端和薄细胞层的离体培养 | | 任立中,赵正龙 1990(3) | |  | 在添加营养液的蛭石上培育的甜菜种子苗,用1/2MS+0.5mg~(L-1)BAP或1/2B_5+0.5mgL~(-1)BAP培养基培养幼苗先端部分,切口处7—10天形成愈伤组织占80%,形成小植株占70%。甜菜叶和叶柄的薄细胞层离体培养,用1/2Ms+0.5mgL~(-1)BAP+0.5mgL~(-1)NAA培养基,愈组率高达80%。 |
| | 摘要[1375] PDF HTML | | | 土壤中多菌灵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 | 花日茂,吴正三,岳永德 1990(3) | | 土壤中多菌灵用80%甲醇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快捷,节省溶剂。砂壤土和粘土多菌灵的回收率分别为94.2—97.2%和72.4—88.6%。 |  |
| | 摘要[1398] PDF HTML | | | 油菜籽萌发初期酯酶同工酶特性分析 | | 刘恒烈,战广琴,文汉 1990(3) | |  | 发芽3天的三个品种油菜籽酯酶提取液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获得酯酶同工酶酶谱。酶带的数目及染色程度具有品种的特异性,各酶带的相对活性亦有明显差异。 |
| | 摘要[1543] PDF HTML | | | 着膜对去皮葡萄罐头质量的影响 | | 徐忠传,郑国社,倪娟娟 1990(3) | | 本研究是利用可食性纤维物质对去皮葡萄表面进行涂被处理,使果粒外表形成一层簿而光滑的软膜后再装罐制成罐头的新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着膜新工艺,能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是解决去皮葡萄罐头不耐贮运的新途径。 |  |
| | 摘要[1417] PDF HTML | | | 我国杂草生防研究的技术途径构想 | | 林华峰 1990(3) | |  | 杂草生防研究可按目标杂草的确定、生防作用物的寻找、天敌的安全性测定及天敌的保护与引种利用等主要步骤进行。其中,目标杂草要根据其与人类的利害关系、生防成功的可能性和现有条件来确定;生防作用物可在杂草原产地、气候相似的地区以及本地来寻找;进行天敌的安全性测定时,要考虑到当地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及经济价值等六条原则;在天敌的应用方面,可开展天敌的人工保护、引种与定殖、繁殖与释放等研究。 |
| | 摘要[1278] PDF HTML | | | 水稻半矮秆资源的遗传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 | 姚佐文 1990(3) | | 水稻生产上广泛使用DGWG半矮杆资源,有可能导致水稻品种的遗传脆弱性,扩大半矮杆资源遗传基础,创造新的有实用价值的半矮杆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水稻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人工诱变新半矮杆资源的现状。 |  |
| | 摘要[1395] PDF 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