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目录 | | | 大豆体内锰、铁、锌的分配 | | 熊金莲 1989(4) | | 测定了七个品种(系)大豆样品初花期根系、下位叶和上位叶中Mn、Fe、Zn的含量。结果表明:七个品种Mn的分配均值是根系<上位叶<下位叶。而Fe、Zn分配是根系>下位叶>上位叶,但不同品种(系)间有差异。对4个不同品种的大豆用不同浓度Mn~(2+)营养液进行水培试验,其分配含量是根系>下位叶>上位叶,且植株各部位含Mn量随介质Mn~(2+)浓度的提高而增加;Fe、Zn含量则因品种而异。 |  |
| | 摘要[735] PDF HTML | | |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山羊瘤胃液、血清钙和镁 | | 唐兆新,倪有煌 1989(4) | |  | 本文报告应用国产WFX—1A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山羊瘤胃液和血清的钙和镁,并进行实验讨论。血液钙的变异系数和回收率分别为0.67%知102%,镁的变异系数和回收率分别为0.55%和104%。实验结果与常规法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
| | 摘要[765] PDF HTML | | | 小麦高产优质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 | 胡承霖,姚孝友,王敏 1989(4) | | 采用4因素5水平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江淮地区小麦播期、密度、氮、磷肥4因素的综合效应,并建立以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小麦品种肖农12,亩产350公斤,籽粒蛋白质含量12%,较经济的综合农艺措施为:10月20—23日播种;基本苗15—16万/亩;施纯氮11.8—13.3公斤/亩;五氧化二磷5.4—7.3公斤/亩。 |  |
| | 摘要[607] PDF HTML | | | 激光诱发突变体早期选择的研究——(Ⅰ)红外激光诱变的当代(L_1)效应 | | 陈震古,孙文瑚,刘小刚 1989(4) | |  | 本试验采用损伤量(d=X_K—X_L和损伤系数的公式,计算CO_2激光辐照蚕豆(Vicia faba)种子在当代(L_1)引起的生理损伤和染色体损伤,并进行脂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诱变的当代效应是明显的。 |
| | 摘要[723] PDF HTML | | | 温湿度对小麦吸浆虫化蛹及蛹的发育的影响 | | 尹楚道,嵇美全,陶前之 1989(4) | |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以21℃和土壤含水量20%处理组合化蛹率最高,23℃和土壤含水量25%的处理组合最低。在各组合处理中,都有一部份不化蛹羽化的滞育幼虫。在室内自然变温下,蛹的发育历期,19.9℃为10.94天,21℃为10.63天,22.4℃为8.47天,蛹的发育始点(C)为14.6℃,有效积温常数(K)为66.6(日度)。在恒温下C=13.9℃,K=62.9(日度)。 |  |
| | 摘要[773] PDF HTML | | | 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陆地棉品种的遗传潛势及其演变的探讨 | | 程备久,赵伦一 1989(4) | |  | 本文研究了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三十多年来推广的二十个主要陆地棉品种的遗传潜势及其演变。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十四个农艺性状区别品种的能力大多较小,遗传变异度普遍偏低,品种遗传基础贫乏。单株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库”方面的衣分和单株铃数的增加。品种的演变协调了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矛盾,提高了纤维长度和强度。此外,本文还对株型和产量的关系及今后的育种目标作了探讨。 |
| | 摘要[637] PDF HTML | | | 菊花品种分类初步研究 | | 李真,徐惠梅 1989(4) | | 本文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提出一个菊花品种分类新方案。作者主张在菊花种和品种之间,分为品种群和按花型划分的品种亚群2级,计分为小菊和大菊2个品种群,30个品种亚群。 |  |
| | 摘要[728] PDF HTML | | | 稻纵卷叶螟幼虫田间分布型及取样方法研究初报 | | 章炳旺,林邦宜,邹运鼎 1989(4) | |  | 调查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的虫苞及幼虫田间分布型属聚集分布。其分布与水稻尽势等环境因素有关。当允许误差D=0.2时,不同幼虫虫口密度(?)下的抽样数量为n=3.7+26.9/(?)。在几种取样方法中以平行线法较好。 |
| | 摘要[771] PDF HTML | | | 关于二次正交旋轉组合设计试验数据的中心点处理法 | | 蒋之埙,黄仲青 1989(4) | | 本文根据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特点和局部控制理论,提出了中心点数据处理法。此法是先求出各区组的矫正系数,即各区组中心点总平均值与本区组中心点平均值之比,然后将小区原始数据分别乘本区组的矫正系数。用此法排除非试验因子干扰的效果明显地优于飘移处理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有拟合程度高、便于模拟选优的优点。 |  |
| | 摘要[1140] PDF HTML | | | 柳蛇粪考 | | 蔡良清,周仪 1989(4) | |  | 中兽医名著《元亨疗马集》的“膝冷肺病牛图方”载:“牛多肘膊冷,乃是肺病。盖冷疾所生也。宜用:蚕砂二两、柳蛇粪三升、食盐半升。右三味相和,蒸二时,用布袋盛却,着冷热得所,置在前后膊上,一日三上。二日后服排风散一两、食盐半两、葱白一 |
| | 摘要[668] PDF HTML | | | 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国际研究进展 | | 李彦勇 1989(4) | |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方法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近年来,植物病毒学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现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就植物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植物病毒病的防治策略研究作一简述,并对我国今后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战略谈一点个人看法。 |  |
| | 摘要[632] PDF HTML | | |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 吴泽民 1989(4) | |  | 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国外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动态和进展。对生物量积累及净生产量和它们的分配、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生态系统的发育和演替三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动态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
| | 摘要[728] PDF HTML | | | 植物寒冷馴化的能量代谢与调节 | | 王荣富,何若韫 1989(4) | | 本文评述了寒冷驯化期间植物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两者结构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分析了能量的消长情况,对能量的代谢调节也作了初步探讨。此外,还讨论了今后尚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  |
| | 摘要[731] PDF HTML | | | 不同品种茶花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 高秀梅,王镇恒 1989(4) | |  | 本文对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茶花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观测,并就花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品种茶花的基本形态和解剖结构相同,花冠直径、子房直径等花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从花粉表面电镜扫描的结果,可以看出,茶树的花粉具有较强的种属特征。 |
| | 摘要[820] PDF 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