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目录 | | | 用5-Br-PADAP分光光度测定茶叶中的锌 | | 尹方,魏复盛,严俊 1980(1) | | 这篇报告是用新试剂5-Br-PADAP分光光度测定茶叶中微量锌的含量,并对测定的适宜条件做了一些研究。测得部分茶样锌含量范围为30~62.7PPm。 |  |
| | 摘要[1224] PDF HTML | | | 马尾松幼林间伐后材性的研究 | | 卫广杨,唐汝明 1980(1) | |  | 一、前言经营用材林的目的在获得速生、丰产、优质的木材。木材的密度和强度是木材质量的主要标志,由于密度与多种材性紧密相关,因而木材密度常常被用作衡量强度大小的标指。 |
| | 摘要[985] PDF HTML | | | 立木水分与气候关系的研究 | | 唐汝明 1980(1) | | 一、前言生活树木的水份,一年甚至一天之内都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与土壤水份、树木的蒸腾作用、根系吸收水分以及木材解剖构造等有关,而且还受所在地大气因子如相对湿度、温度、风速和大气蒸发量等的影响。 |  |
| | 摘要[1154] PDF HTML | | | 安徽二种新植物 | | 李书春,李穠,吴泽民 1980(1) | |  | 近年在调查采集和整理安徽植物标木的过程中,鉴定了一新种和一变种,玆报导如下: 1,长梗胡颓子(新种)图1 |
| | 摘要[1052] PDF HTML | | | 安徽苹果栽培的调查研究 | | 余厚敏 1980(1) | | 苹果原栽培于我国北方,比较适宜冷凉干燥气候,解放前,我省仅在六安、舒城等地地主的果园中有少量种植,解放后自1951年以来,从东北、山东等地引进不少品种,栽培面积逐渐扩大,55年以后,在淮北黄河故道地区又大量发展,并一直推进到皖西、皖南,形成苹果南移后的一个新区、为了全面了解我省苹果栽培情况,我们在省内南北各地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整理于后。 |  |
| | 摘要[1150] PDF HTML | | | 一种简单经济的猪丹毒杆菌培养基 | | 吴信法,张美华 1980(1) | |  | 在实验室内培养猪丹毒杆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过去常需于基础培养基(如肉汤,营养琼脂)内加入动物血清或血液,或胎犊血清(Poole,G.M.),才能比较地生长旺盛。一般文献上介绍的叠氮钠—结晶紫琼脂,也加入有牛血清。 |
| | 摘要[1494] PDF HTML | | | 余切法测距精度的分析 | | 黄绪纶 1980(1) | | 农林测量工作多在山林或多水的农田地区进行、它对精度的要求较低,控制测量一般只需要经纬仪导线即能满足要求。但由于地形复杂多变,在测设导线或为其它工作进行量距时,感到特别困难。用钢尺量距必需在导线选点时,首先要考虑站点必须便于量距,有 |  |
| | 摘要[938] PDF HTML | | | 微积分及微分方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 | 竺开华,陈文钦 1980(1) | |  |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基础学科和技术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一方面各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也越来越紧密,许多新产生的学科都带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如农业物理 |
| | 摘要[1356] PDF HTML | | | 植病流行学的性质和任务 | | 杨演 1980(1) | | (一) 植病流行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二) 植病流行学诞生简史 |  |
| | 摘要[1158] PDF HTML | | | 杂交水稻光合性能的探讨 | | 黄仲青 1980(1) | |  | 几年来我国各地推广杂交水稻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一成以上,有的增产几成,但也有减产的。我们1977年与濉溪县雷山大队协作、栽麦茬杂交水稻威优3号、南优3号、威优6号、汕优6号等组合5亩,平均亩产1,358斤,最高亩产1,462斤,比南京11号增产20%以上;次年在宿 |
| | 摘要[1144] PDF HTML | | | 小麦T型不育系的育性鉴定及其遗传机制的初步探讨 | | 张芬,胡蕙露,曹厚勤 1980(1) | |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小麦增产的途径之一,其育性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从1965年起就对小麦提莫菲维(T.timopheevi)雄性不育(简称T型不育系)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未获得强优势的杂交种在生产上应用,这与恢复系的恢复 |  |
| | 摘要[1301] PDF HTML | | | 杂交水稻亲本开花习性的初步观察 | | 陈多璞,张国义 1980(1) | |  | 杂交水稻目前已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並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但由于繁殖,制种的产量不高而影响了杂交水稻的发展速度。为了摸清杂交水稻亲本开花规律,探索影响亲本开花的有关因素,研究提高繁殖、制种产量的有效措施,1977年我们与本院杂交水稻培训班学员一起,在宿县紫芦湖院部农场对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几个杂交水稻亲本的开花习性作了初步观察,现将观察结果简要总结如下: |
| | 摘要[1436] PDF HTML | | | 籼稻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扩展性能的初步观察(简报) | | 季伯衡,承河元 1980(1) | | 利用品种的抗性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国内外进行大量的品种抗病性鉴定和抗病品种的培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白叶枯病抗性鉴定中,由于剪叶法、针刺法能保证接种成功,而被广乏应用。这些接种方 |  |
| | 摘要[1123] PDF HTML | | | 褐稻虱的饲养观察 | | 潘锡康,尹楚道,赵国荣 1980(1) | |  | 褐稻虱为水稻重要害虫之一。七十年代起,该虫时有猖獗,尤以1975年在我省普遍发生、灾情严重,“小虫酿大害”的情况引起了南北稻区群众的重视。目前,有关褐稻虱长、短翅型成虫的繁殖力、翅型分化的原因,及与稻株营养、温湿度的关系等问题,还了解较少。为此,我们在1978年结合田间调查,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对上述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 | 摘要[1169] PDF HTML | | | 安徽省棉枯萎病菌生理型鉴定初报 | | 万嗣堃,刘长安 1980(1) | | 棉花枯萎病是我省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主要防治措施。实践证明,各地的棉枯萎病菌在致病能力上有显著差异,因此弄清我省各主要产棉区枯萎病菌菌系的生理型及其致病性,对于抗病育种、品种布局和植物检疫工作都 |  |
| | 摘要[1074] PDF HTML | | | 桑虎天牛防治试验初报 | | 任炳生 1980(1) | |  | 桑虎天牛在辽宁的绥中、河北的昌黎、承德等地区是桑树毀灭性的蛀干害虫?不铡⒄憬嘤蟹⑸S壮孀曛?轻者枝细叶黄产量锐减;重则整株死亡,片叶无收。据1972年在辽宁锦州前所蚕种场桑园内调查,严重的地块被害率达84%,秋雨桑平均被害率为 |
| | 摘要[1273] PDF HTML | | | 冷冻精液的解冻后再保存及其受胎效果 | | 黄云豹,陆涵斌,周福根,孟凡杰 1980(1) | | 一、前言精液的冷冻保存,是现代畜牧业生产上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革命。家畜繁殖技术的这一重大成就,不但使冷冻精液可作半永久性的保存,而且不受种公畜寿命和地域的限制,即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优秀种公畜的利用率。目前,我国高效真空液氮容器的数量尚不充裕,液氮生产供应尚不普遍,远离城市的农村、山区和僻远牧区的 |  |
| | 摘要[1238] PDF HTML | | | 家畜精子的趋流性——关于馬驴精子在靜止液体中垂直上升的速度及其数量的分布 | | 李文彬,邢兰生,常永祥,高斌 1980(1) | |  | 一、引言趋流性——Rheotaxis,日语称为走流性,我国学者把它译为向性。趋流性系指生物在液流中,其长轴与液体流动的方向平行,逆行者称正趋流性,顺行者称负趋流性。精子的趋流性是指哺乳动物精子的运动,受一定条件吸引或某些未知因素的作用,而 |
| | 摘要[1596] PDF 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