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47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红茶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2020, 47(5):687.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03

      摘要 (1407) HTML (0) PDF 685.83 K (8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茶叶是当今世界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而红茶尤其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主要概述了红茶的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为红茶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固态生料酿造花椒籽复合米酒工艺优化及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2020, 47(5):697.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01

      摘要 (1013) HTML (0) PDF 665.81 K (4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生料法酿造米酒香气单一、滋味不协调等不良现象,采用花椒籽、罗汉果、薄荷等多种原料复合的方法进行米酒酿制,为复合米酒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以感官评价与酒精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确定生料酿造复合米酒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糯米中添加3.0%花椒籽粉、4.0%罗汉果粉、4.0%薄荷叶粉、1.0%生料酒曲及200%的纯净水,28.2℃发酵18 d,可获得感官评价88.9分、酒精度9.05% (vol)的复合米酒。此复合米酒亮白透明、酒香与植物香和谐、口感醇厚,柠檬烯与芳樟醇含量分别为5.79和3.34 mg·L-1,理化卫生指标符合《绿色食品 米酒》标准,较传统方法酿造米酒节约能源10.2%,可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 紫薯淀粉对小麦淀粉凝胶特性的影响

      2020, 47(5):707.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23

      摘要 (1056) HTML (0) PDF 812.27 K (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小麦淀粉和紫薯淀粉为材料,利用质构仪、核磁共振、动态流变仪和扫描电镜等分析了紫薯淀粉添加量(0~15%)对小麦淀粉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薯淀粉添加量在0~15%范围内,随着紫薯淀粉添加量的增加,小麦淀粉凝胶的弹性和内聚性显著增加(P < 0.05),添加量为10%时,变化最明显。混合淀粉凝胶的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随着紫薯淀粉增加而增加,而损耗角正切值(tanδ)呈下降趋势且小于1,表明混合淀粉凝胶的固体性质增强。在冻融循环过程中,与纯小麦淀粉相比, 混合淀粉凝胶的脱水缩合率呈下降趋势,表明紫薯淀粉的添加使小麦淀粉凝胶强度增大,凝胶网络结构变致密,所以水分难以从淀粉凝胶网络结构中析出。低场核磁中的结果显示,紫薯淀粉的添加,使小麦淀粉凝胶中的一部分自由水转化为弱结合水,提高了混合凝胶的持水性;凝胶网络结构扫描结果显示,紫薯淀粉的添加使混合淀粉凝胶的孔洞分布均匀且孔洞变小。综合结果表明,紫薯淀粉可增强小麦淀粉凝胶的网络结构,改善小麦淀粉的凝胶特性。

    • 4种无性系速生材杉木的材性比较研究

      2020, 47(5):713.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2

      摘要 (877) HTML (0) PDF 494.91 K (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开3、开13、F24x那1-1和大坝8共4种速生材杉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化学组成、密度、力学性质及主要解剖特性,比较不同无性系速生材杉木材性。结果显示:开13的综纤维素、α-纤维素含量最高,木质素含量最低,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最大且力学性质优于另3个无性系;随着树龄的增加,4种杉木苯醇抽提物含量从髓心向外逐渐减少,综纤维素与α-纤维素从髓心向外逐渐增加,木质素从髓心向外前10年逐渐增加,后10年逐渐减少;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及力学性质从髓心向外逐渐增加;微纤丝角从髓心向外波状逐渐减少,管胞长度从髓心向外逐渐增加。通过对杉木的化学组成、密度、力学性质及解剖特性的结果综合评价得出,4种无性系中开13的材性为最佳。

    • 4个核桃类树种苗木应对持续干旱的生理响应

      2020, 47(5):722.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4

      摘要 (978) HTML (0) PDF 514.76 K (3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自然干旱法,对引种栽培的美国黑核桃‘北加州黑核桃’和美国山核桃‘波尼’以及乡土核桃树种(漾濞大泡核桃和旺核2号)的2年生苗木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对比分析其抗旱性。结果表明:(1) 4个树种的根系活力、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随干旱胁迫的增强而呈下降的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的趋势,叶片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第14天时发生显著变化;根系活力在第17天时发生显著变化;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19天时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片水势均在第23天时发生显著变化。 (3) 4个树种的抗旱隶属值排序为:‘北加州黑核桃’>‘波尼’>‘旺核2号’>漾濞大泡核桃,说明引进种对干旱的适应性要高于乡土树种。

    • 不同干燥方法对杉木吸湿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2020, 47(5):730.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0

      摘要 (1001) HTML (0) PDF 449.12 K (4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明确不同干燥方法对人工林杉木吸湿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以40 mm杉木锯材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干燥、常规干燥和气干3种方法进行干燥处理,采用双室温、湿度控制法和GAB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系统研究了干燥方法对平衡含水率、尺寸稳定性、等温吸附线型等的影响规律,并采用低温核磁共振分析测定不同干燥方法试样的细胞壁最大吸着水含量。结果表明:相较于气干及常规干燥,高温干燥可较为显著的降低试样吸湿平衡含水率及弦向线性湿胀率;不同干燥方法试样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可由GAB模型拟合,拟合度均高于0.91,且呈现第二类等温吸附曲线特征;高温干燥试样细胞壁吸着水最大含量明显低于气干和常规干燥材,与高温干燥对平衡含水率影响规律相似。

    • 浸渍热处理对杨木微观结构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2020, 47(5):738.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21

      摘要 (899) HTML (0) PDF 669.08 K (3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扩大速生杨木板材应用范围,采用脲醛树脂浸渍改性杨木,并对浸渍材和素材进行热处理,对杨木素材、浸渍材、不同热处理温度的联合改性材及热处理材的微观结构及湿胀性、吸水性和干缩性等尺寸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杨木经浸渍处理后,树脂填充于导管、木纤维、木射线、纹孔及细胞角隅,并进入细胞壁;浸渍材经热处理后,树脂分布发生变化,160℃浸渍热处理材附着于细胞壁上的树脂分布较均匀平整,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树脂体积收缩形成规则球状细小颗粒,不再堵塞纹孔;浸渍材的干缩湿胀率均较素材提高,尺寸稳定性降低;浸渍材经热处理后产生了对杨木素材进行热处理的类似改性效果,其吸湿率显著降低,弦向湿胀率、吸水膨胀率和干缩率均降低,表明热处理能进一步改善浸渍材的尺寸稳定性,但160、180和200℃浸渍热处理材的尺寸稳定性差别不大。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两种进口材气干密度

      2020, 47(5):744.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7

      摘要 (853) HTML (0) PDF 369.21 K (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建立进口材气干密度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实现对进口材气干密度的快速预测,以进口阔叶材桃花心木和针叶材辐射松两种木材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气干密度真值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在全波段(350~2 500 nm)建立两个材种的气干密度相应的校正模型,并采用外部验证,最终建立两种木材的气干密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桃花心木木材的气干密度范围为0.433~0.840 g·cm-3,辐射松的为0.260~0.600 g·cm-3;不同方法建立的桃花心木木材气干密度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相关参数均好于辐射松的;校正模型的外部验证表明,桃花心木木材气干密度预测模型精度较高,相关系数达到0.90,而辐射松木材气干密度预测模型相关系数为0.75。总之,进口阔叶材桃花心木木材的平均气干密度比针叶材辐射松的大。相较于针叶材辐射松,建立的阔叶材桃花心木木材气干密度预测模型更能较精准的预测其密度真值。

    • 微生物群落构建对杉木凋落叶分解及其酶活性的影响

      2020, 47(5):749.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08

      摘要 (779) HTML (0) PDF 456.00 K (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分析不同微生物群落构建对于凋落物分解及其相应酶活性的影响,选取从杉木叶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与腐生真菌共同构建五种不同的群落(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凋落物分解3个月后,5组群落中,Ao+A群落引起的失重率最为显著,在其分解过程中Af+A群落对于C1酶活影响最为突出;在凋落物分解6个月后,Af+A群落对于凋落物失重率的影响最显著,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Mr+A群落与Lp+A群落分别对过氧化物酶及漆酶酶活性影响最明显。总得来说,微生物群落构建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 基于遥感的平潭木麻黄生物量快速估算

      2020, 47(5):756.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24

      摘要 (926) HTML (0) PDF 512.11 K (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福建省平潭综合试验区是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试验区,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作为平潭主要的沿海防护乔木,在平潭主岛广泛分布。采用归一化比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对木麻黄生物量快速估算,可为区域尺度的单一乔木生物量快速、无破坏估算提供参考,同时为评价主岛生态系统生产潜力和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采用RS和GIS技术,对平潭主岛2017年4月的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处理,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专家分类知识库(Knowledge base system,KBS)提取木麻黄信息,以NDVI为自变量,引用木麻黄公式获取的木麻黄生物量为因变量,建立NDVI与生物量的反演模型,对主岛木麻黄生物量进行估算,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各乡镇木麻黄进行分区统计。结果表明:(1)基于专家分类知识库的木麻黄提取,总体精度达81.3%。(2)建立的5种常用模型,通过显著性检验,R值均在0.67以上,NDVI与木麻黄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采用NDVI估算区域生物量可行,多项式的拟合效果最佳(R=0.72,MRE=23.00%,RMSE=21.62 t·hm-2rRMSE=24.94%)。(3)根据二项式模型估算出平潭主岛木麻黄生物量为738 235.98 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61.34 t·hm-2,以较高水平生物量分布占主导地位。(4)主岛木麻黄总体分布趋势表现为:西北多、东南少,分布主要集中于农田和沿海尤其是五大风口,其中以平原镇、芦洋乡和中楼乡所处的长江澳风口分布最密集,防护面积最大;流水镇、北厝镇和苏澳镇木麻黄生物量水平最高;芦洋乡、中楼乡、岚城乡、平原镇和敖东镇较高;白青乡、澳前镇位于中等水平;潭城镇最低。

    • 长株潭城市群水环境承载力多目标优化研究

      2020, 47(5):763.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04

      摘要 (863) HTML (0) PDF 528.88 K (3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地处湘江中下游,水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长株潭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两型社会建设。为此,建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了长株潭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以经济效益、水环境质量、人口承载力为目标函数,以供水能力、部门需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及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为约束。结果表明: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影响氨氮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氨氮排放量会限制人口承载规模。COD和氨氮减排对GDP增速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供水效益的增长不仅能拉动经济的发展,还能使各部门用水结构获得一定改善。在长株潭用水效益提高至10%,用水总量年均降低5%,同时控制污染排放的情况下,可以获得GDP增长、人口数量和污染减排目标的Pareto解最优以及各部门最优用水配置。研究成果对长株潭区域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和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含水率预测模型

      2020, 47(5):770.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0806.001

      摘要 (946) HTML (0) PDF 451.07 K (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定量分析土壤含水率与反射光谱特征之间关系,以便为土壤含水率速测提供理论依据。以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为研究区,以区域典型土壤类型—砂姜黑土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样本分别过10和20目的尼龙筛,并设置土壤含水率梯度实验。采用9点移动平滑法结合一阶微分、反射率对数及其一阶微分三种数学变换方法对光谱曲线进行预处理,分析不同目数、不同含水率下的光谱特性差异;拟合分析变换后的样本光谱数据与含水率相关性,提取特征波段,建立土壤含水率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砂姜黑土样本的反射率数据进行对数一阶微分变换后,土壤含水率和光谱数据的相关性明显提升,根据数学变换后提取的特征波段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好;光谱反射率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光谱法反演水分含量时,基于过10目筛的土壤样本建立的预测模型拟合精度要优于过20目筛的土壤样本,R2最高为0.928。研究结果可以为精准农业管理提供极为关键的参数支撑。

    • 基于改进云模型的区域水质评价研究

      2020, 47(5):778.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8

      摘要 (855) HTML (0) PDF 401.63 K (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质评价的作用是了解和掌握水质情况,判断水质是否符合标准,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基于云模型的原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投影寻踪法这3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组合权重来改进云模型,通过云模型计算各检测点的指标隶属度与组合权重相乘得到评价等级隶属度,依据最大隶属度的原则得出评价结果。选取昆山市周庄镇9条重点河道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拟南芥AtWRKY33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20, 47(5):784.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5

      摘要 (1044) HTML (0) PDF 719.02 K (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野生型拟南芥为材料,采用PCR技术克隆得到了拟南芥AtWRKY33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 629 bp启动子序列,并利用该启动子驱动GUS基因在野生型拟南芥中表达,对获得的转基因拟南芥采用重金属Cd处理不同时间,进行GUS染色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AtWRKY33基因启动子与GUS融合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并正常启动GUS基因表达;拟南芥植株中的AtWRKY33基因在根中大量表达;定性与定量实验均显示经重金属Cd处理后的拟南芥幼苗中AtWRKY33基因随着时间增加而被显著诱导表达。说明该基因响应重金属Cd胁迫。

    • 植物凝集素MNB1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分析

      2020, 47(5):789.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07

      摘要 (868) HTML (0) PDF 404.15 K (4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植物受逆境胁迫的影响日益严峻,而逆境胁迫是造成现代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MNB1基因是拟南芥中与甘露糖高度特异性结合的植物凝集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的应答有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以拟南芥为试验材料,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成功构建了ProMNB1:GUS植物表达载体,结合浸花法,成功将ProMNB1:GUS载体转化到拟南芥中,最终通过PCR鉴定分析获得ProMNB1:GUS阳性植株,为研究逆境胁迫下MNB1基因的功能及其转录水平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多花黄精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2020, 47(5):793.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9

      摘要 (855) HTML (0) PDF 399.21 K (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多花黄精根、茎、叶和花4个部位的多糖、黄酮、皂苷含量进行检测,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及FRAP法对多花黄精各部位进行抗氧化及总还原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多糖主要集中在根部,黄酮与皂苷主要集中在叶部。多花黄精各部位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叶>花>茎>根,与各部位黄酮含量大小顺序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多花黄精叶具有深度开发成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 多粘类芽孢杆菌S960抑制尖孢镰刀菌的活性物质分离纯化

      2020, 47(5):798.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06

      摘要 (1008) HTML (0) PDF 467.18 K (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多粘类芽孢杆菌S960胞外粗提液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粘类芽孢杆菌S960释放的活性物质,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该活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薄层层析法初步鉴定该活性物质。结果表明,40%的硫酸铵沉淀提取效果最佳,Sephadex G-75凝胶层析在控制0.5 mL·min-1的流速下,洗脱时间为50~70 min的收集液中具有有效活性物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活性物质相对分子量约为66.2 kDa,纯度为91.87%。薄层层析展开结果显示该活性物质可能含有α-氨基酸、苯丙氨酸、羟脯氨酸或脯氨酸。这说明多粘类芽孢杆菌S960可以通过释放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而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

    • 安农0711小麦品种3B染色体茎秆强度位点鉴定

      2020, 47(5):805.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02

      摘要 (1760) HTML (0) PDF 739.60 K (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倒伏是限制小麦产量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茎秆强度是衡量小麦抗倒伏性的重要指标。为了鉴定控制茎秆强度基因位点,以安农0711(较强的茎秆强度和抗倒性)和河农825(较弱的茎秆强度和抗倒性)进行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17年测定其茎秆强度,利用SSR标记将控制小麦茎秆强度的位点(Qss.ahau-3B)初步定位于3B染色体上的wmc231-barc248标记之间,物理距离约为68~162 Mb。进一步利用小麦660K SNP芯片扫描两个亲本及高低池,并基于目标区段内差异的SNP,共开发了13个CAPS标记,将控制小麦茎秆强度的位点进一步缩短在EX-6650-barc248之间(150~162 Mb)。该研究结果为后续目标位点精细定位以及候选基因克隆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 异源表达玉米ZmC3H54基因增强水稻的耐旱性

      2020, 47(5):812.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6.001

      摘要 (773) HTML (0) PDF 687.04 K (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CCCH锌指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从玉米中分离得到一个受干旱和ABA诱导表达的CCCH型锌指蛋白基因ZmC3H54,通过构建过量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来进一步研究其功能。 与对照组相比,转基因植株在干旱胁迫处理下具有更高的相对含水量与存活率以及较低的相对电导率,表明过量表达ZmC3H54基因可以提高转基因水稻的耐旱性。此外,转基因水稻幼苗对外源ABA敏感性更高。以上结果表明玉米ZmC3H54基因可能是通过ABA信号通路调控植物对干旱的耐受性。

    • 苦荞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2020, 47(5):818.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20

      摘要 (919) HTML (0) PDF 572.33 K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苦荞遗传群体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探索影响苦荞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为苦荞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材料。以小米荞与晋荞2号杂交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长宽比、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直径、籽粒圆度等7个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变异系数为5.16%~25.45%,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籽粒产量与千粒重、籽粒直径、籽粒面积、籽粒周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7个籽粒性状综合为2个主因子,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71%。基于籽粒性状的表型值,聚类分析将苦荞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划分为7个不同的类群,其中C5和C7类群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类群。千粒重、籽粒直径、籽粒面积、籽粒周长是影响籽粒产量的主要因素;结合籽粒性状主成分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C7类群的株系R166、R188、R78、R46、R112、R151籽粒性状较好,具有高产特性可作为高产苦荞的推荐材料。

    • 纳米氧化铜对砷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0, 47(5):826.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05

      摘要 (858) HTML (0) PDF 374.50 K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铜(nCuO)对砷(As)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在培养皿中进行12 d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2 mg·L-1砷处理下,添加低浓度纳米氧化铜(0.5和1 mg·L-1)可以缓解水稻幼苗的砷毒害,添加高浓度的纳米氧化铜(10、20和50 mg·L-1)会抑制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根长,降低干重。与单独砷处理相比,添加纳米氧化铜可以提高水稻叶片SOD活性(0.5、1和20 mg·L-1)及CAT活性(1、10、20和50 mg·L-1)。水稻地上部和根部砷含量随着纳米氧化铜的加入而降低。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对砷胁迫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

    • 甘蓝型油菜BnaWRKY30-like基因cDNA序列克隆 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0, 47(5):832.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22

      摘要 (994) HTML (0) PDF 446.15 K (4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WRKY 转录因子是植物所特有的一个超级基因家族,能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逆境反应。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的 EST 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 RT-PCR 及 RACE 技术克隆了甘蓝型油菜WRKY30 基因 cDNA 全长序列, 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序列进行了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BnaWRKY30-like 基因全长cDNA序列中包含102 bp 的5′-UTR序列,188 bp 的3′-UTR序列以及942 bp的完整ORF,编码313个氨基酸。该转录因子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5 319.85D,等电点为 6.22,基本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丝氨酸(Ser),313个氨基酸中含有41个酸性氨基酸,34个碱性氨基酸,在121~182区域含有一个典型的WRKY结构域。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该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的可能性最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预测表明共有α-螺旋占26.20%,延伸链占10.54%,β-转角占4.47%,无规则卷曲占58.79%。BnaWRKY30-like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WRKY转录因子特征,与拟南芥WRKY30基因亲缘关系近,可能在油菜早期生长发育过程及盐胁迫中的发挥调控作用。

    • 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2020, 47(5):839.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09

      摘要 (912) HTML (0) PDF 414.63 K (3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大、施肥方式不合理及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九香粘’品种为材料,在5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了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采用侧深施用控释肥处理的水稻茎蘖数显著增多,植株器官干物质重和收获指数均较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提高显著,株高和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侧深施用控释尿素、控释尿素减氮20%和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9.98%、7.53%和8.37%,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4.57%、57.62%和29.02%。处理效果以控释尿素最好,控释复合肥优于常规尿素。机插中稻侧深施用控释肥可改变机插中稻群体质量,促进产量形成,提高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

    • 梨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PbCCoAOMT1的功能验证

      2020, 47(5):845.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0616.001

      摘要 (757) HTML (0) PDF 494.16 K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石细胞团的含量及大小是决定梨果实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已知木质素是石细胞主要组成成分,而梨中木质素合成关键酶CCoAOMT的功能目前尚不明晰。为此,克隆PbCCoAOMT1编码区全长(MF346688.1)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AMBIA1301a-PbCCoAOMT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将PbCCoAOMT1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利用分子检测确定获得阳性过表达PbCCoAOMT1拟南芥株系后,对其纯合T3代株系花序茎进行木质素及次生细胞壁特异性染色。结果表明,在拟南芥中过表达PbCCoAOMT1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次生壁的发育及木质化。运用溴乙酰法测定拟南芥花序茎中木质素含量发现,转基因植株中木质素含量较野生型显著上升,为野生型的1.24倍。进一步说明PbCCoAOMT1在木质素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外源钙对高温胁迫下苗期生姜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2020, 47(5):851.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3

      摘要 (727) HTML (0) PDF 374.71 K (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温胁迫是生姜夏季安全生产遭遇的主要逆境因子。为此,以“莱芜大姜”为试验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不同用量Ca(NO3)2处理(0、2.5、5.0、7.5、10.0和12.5 g·株-1)对生姜植株生长的变化影响,并对外源钙对生姜叶片活性氧代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生姜苗期生长参数(株高、茎粗、根茎鲜重)有所降低,而不同Ca处理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高温胁迫提高了叶片中O2·-的产生速率、H2O2及 MDA 含量,而Ca处理则使生姜叶片的ROS含量降低,SOD、POD及CAT的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增强;且随着Ca(NO3)2用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10.0 g·株-1的处理缓解作用最为明显。说明Ca(NO3)2有效地降低活性氧积累所引起的伤害,缓解高温胁迫对苗期生姜生长的不利影响。

    • 山地果园液压驱动轨道运输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2020, 47(5):856.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1

      摘要 (1058) HTML (0) PDF 650.57 K (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计适用于山地果园液压驱动轨道运输机的控制系统,为山地果园液压驱动轨道运输机械的设计提供支持,以提高运输车的安全性和智能性,实现自动控制。在分析液压驱动轨道运输机整机结构和该运输机频繁换向、小范围无极调速等工况基础上,基于PLC、电磁阀和无线通信模块等设计液压驱动山地果园运输机的控制系统。重点对控制系统进行总体分析,对控制装置的驱动模块、速度控制模块、制动模块、遥控和手动控制模块和抗干扰性着重设计,最后通过运输机各项功能和远程遥控试验,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运输机控制系统性能可靠 ,能够实现运输车启动、制动、速度调节和急停等功能;PLC控制系统体积仅为继电器控制系统的14.8%,接线触点为1/20;山地远程遥控距离达455 m。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适应性强且体积小,满足运输机智能化和安全性控制要求。

    • 面向农产品溯源的二维码信息及APP设计

      2020, 47(5):863.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201113.016

      摘要 (877) HTML (0) PDF 483.90 K (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规范市场上的农产品二维码信息,统一标准,并实现二维码信息的个性化展示,计划设计一种面向农产品溯源的APP。采用Qt进行系统开发,MySQL作为系统数据库设计溯源APP,并确定了面向农产品溯源的二维码内容中需要包含的文本信息。结果表明,制定了一个标准框架为之后市场上的农产品二维码信息的统一提供参考,开发的Android APP实现了二维码解译与生成,二维码信息转换与超链接的功能。该系统的实现为改善用户体验,农产品快速溯源提供了一定帮助。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