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46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油炸糯米糕营养效应评价及其对血脂健康的影响

      2018, 45(6):971.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14

      摘要 (1802) HTML (0) PDF 343.29 K (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食用油炸糯米糕的整体营养健康效应及其对血脂健康的影响,自制纯油炸糯米糕和蒸糯米糕,选用健康雄性小白鼠,分别用油炸糯米糕外壳层、中间层、油炸糯米糕全糕及蒸糯米糕进行6周连续灌胃试验,饲料、葡萄糖作为对照组。采用模拟BDI-GS体系评价法进行营养效价、健康效应评定及试剂盒法对小鼠血脂指标测定,并计算相应指标数据,做图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外壳层组平均日采食量为(5.70 ± 0.56)g,其余各组为6.80 g左右,食用油炸外壳层组的小鼠采食量及体重显著下降;营养健康方面,油炸糯米糕和蒸糯米糕相比无显著差异,各试验样品的累加积分均大于8.0,基本益于机体整体营养和健康;血脂方面,油炸糯米糕全糕会提高小鼠血脂中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油炸糯米糕外壳层会提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

    • 麦麸超微粉碎对面团流变学特性与网络结构的影响

      2018, 45(6):977.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26

      摘要 (1387) HTML (0) PDF 667.04 K (8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阐明麦麸粒度影响全麦产品品质的内在机理,将不同粒度的麦麸(粗麦麸、细麦麸和超微麦麸)以20%的添加量添加于低筋和中筋面粉中。利用Mixolab测定面团的流变学特性,采用低场核磁(LF-NMR)分析面团中水分的存在状态,运用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和扫描电镜(SEM)观察面团面筋网络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与粗麦麸和细麦麸相比,添加超微麦麸后,面团的吸水率、峰值黏度和淀粉热凝胶稳定性显著增加,面团形成时间减少;随着麦麸粒径的减小,面团T2弛豫时间显著缩短,自由水含量逐渐降低;减小麦麸粒径,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上升,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下降;面团微观结构观察显示,随着麦麸粒径的减小,面筋网络的连续性和致密性得到改善。

    • 冷冻预处理对黑蒜水分迁移和质构的影响

      2018, 45(6):983.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06

      摘要 (1634) HTML (0) PDF 417.88 K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大蒜作为研究材料,应用冷冻技术进行预处理加工黑蒜,用低场核磁、色差仪、TPA和DNS法等方法测定大蒜样品的水分分布、褐变度、质构特性以及还原糖含量变化。低场核磁测定结果显示,冷冻预处理使大蒜T22质子密度上升,自由水相对含量升高,水分迁移速度变快;色差仪测定结果显示,冷冻预处理促进了美拉德反应的进行;TPA测定结果显示,冷冻使黑蒜的硬度显著降低;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冷冻加速了还原糖的生成,促进了美拉德反应。

    • 两种加工工艺对香榧种仁脂肪酸和香气组分的影响

      2018, 45(6):988.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02

      摘要 (1784) HTML (0) PDF 441.70 K (8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炒制、烘制工艺分别对同品种香榧种子进行加工,加工后的香榧连同原料样品采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分别提取原料香榧、炒制香榧和烘制香榧香气物质, 然后利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结合质谱图和保留指数进行香气组分定性分析,同时,结合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细榧种仁中主要含有11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3.81%,含量较高的为亚油酸(35.82%)、油酸(30.37%)和顺-5,11,14-二十碳三烯酸(11.88%)。不同加工工艺对香榧种仁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显著。对原料香榧及其烘制、炒制产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分别获得47种、61种和62种香气物质,其中醛类和萜烯类含量分别占其总香气成分的79.19%、88.9%和64.81%。对比3种香榧样品香气成分构成可知,不同加工工艺对香榧种仁香气成分影响较大。烘制和炒制都能使香榧具有特征性的醛类、萜烯类、酮类等香味物质,而且炒制香榧中香味物质含量高于烘制香榧。

    • 蜗牛酶辅助提取白芽奇兰茶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

      2018, 45(6):996.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05

      摘要 (1472) HTML (0) PDF 673.74 K (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白芽奇兰茶的利用率,利用蜗牛酶辅助提取白芽奇兰茶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方法对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时间和pH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8.05b软件对白芽奇兰茶多糖的酶解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利用白芽奇兰茶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O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1℃、酶用量1.2%、酶解时间55 min和pH 5.6,得到白芽奇兰茶多糖的提取率为93.81 mg·g-1,与未加酶相比,提取率提高了77.74%。试验显示,白芽奇兰茶多糖与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O2-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80.65,204.39和428.10 mg·L-1

    • 黄酒米浆水制备农用酵素营养液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

      2018, 45(6):1004.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19

      摘要 (1535) HTML (0) PDF 457.15 K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酒米浆水是黄酒酿造浸米工序中的副产物,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用之是宝,弃之严重污染环境。采用米浆水代替清水作为配料水,以叶菜类废弃物包括萝卜叶、白菜叶和莴笋叶为植物原料,混合红砂糖,自然发酵制备农用酵素营养液,研究其发酵过程中主要营养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黄酒米浆水制备的农用酵素营养液各营养组分在发酵过程中显著高于用清水制备的对照组(P<0.05)。不同植物材料制备的米浆水农用酵素营养液各营养组分变化趋势类似,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钾离子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变化,总氮、总磷、总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以萝卜叶农用酵素营养液为例,发酵90 d时,总糖含量下降76.68 %,总氮、总磷、钾离子、总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上升40.56 %、53.58 %、22.83 %、33.08 %和183.4 %;17种游离氨基酸中丙氨酸含量最高,为3 677.4 mg·L-1,提高638.6%。不同植物材料制备的农用酵素营养液均含有较丰富的养分,但养分含量差异明显(P<0.05);其中萝卜叶农用酵素营养液发酵各时段总氮、总磷、总糖和总酸含量的平均值较高,分别为4.67 mg·mL-1、628.20 mg·L-1、5.22 %和13.30 g·L-1;萝卜叶农用酵素营养液发酵90 d时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为14 157.3 mg·L-1;莴笋叶农用酵素营养液发酵各时段钾离子含量平均值较高,达到95.22 mmol·L-1

    • 基于1H-NMR代谢组学研究夏秋茶对肉鸡脂肪 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2018, 45(6):1012.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3.002

      摘要 (1597) HTML (0) PDF 492.62 K (9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饲养试验,采用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夏秋绿茶对肉鸡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将240只试验肉鸡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00、2.50、5.00和10.00 g·kg-1夏秋茶粉的玉米-豆粕型试验饲粮,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评价其血清与氨基酸和脂肪代谢有关的代谢产物,同时测量了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绿茶粉具有明显的代谢终产物调节氨基酸和脂肪代谢的代谢效应,通过增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和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增强了肉鸡抗氧化能力。其血清核磁谱表明可将谷氨酸、谷氨酰胺和甘氨酸视为绿茶粉调节代谢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饲粮中添加绿茶粉不影响肉鸡的肝肾功能,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又一定改善作用。

    • 林业产业集聚、林业经济增长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2018, 45(6):1063.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04

      摘要 (1456) HTML (0) PDF 453.30 K (7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4—2015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林业产业区位熵指数、空间自相关检验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林业产业集聚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林业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林业产业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主要集聚在东北、华南和西南地区。林业产业集聚对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

    • 广东省木荷单木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2018, 45(6):1071.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15

      摘要 (1555) HTML (0) PDF 445.58 K (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单木生物量模型是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基础。实测广东境内90株木荷的数据,伐倒前测量胸径、树高等测树因子;伐倒后,树干分为3段测定树干和树皮的鲜重;树冠分为3层,每层选取3~5个标准枝,并分别称枝、叶的鲜质量,取样后带回实验室;在85℃恒温下烘干至恒质量,根据样品鲜质量和干质量计算含水率,然后利用各部分的含水率推算样木树干、树皮、树枝及树叶等各部分干质量,最后汇总得到地上部分干质量。利用获得的生物量数据,以相对生长模型为基础,采用加权回归估计消除异方差,建立可加性生物量模型,拟合地上部分及各个分量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中,树干生物量模型精度最高,确定系数达0.90以上,树叶生物量模型的精度最低,但确定系数也达0.74,树枝和树皮生物量模型确定系数均大于0.80;木荷树干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树枝和树皮生物量,树叶生物量所占比重最低,随着径阶的增加,树干生物量不断增加,树枝生物量略有增加,树皮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树叶生物量所占比例持续降低。模型的建立有助于精确估算广东省木荷生物量,为碳汇计量提供基础数据和模型支撑。

    • 大沟蓄排工程对水体中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

      2018, 45(6):1077.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25

      摘要 (1066) HTML (0) PDF 446.46 K (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大沟蓄排水对农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污染的缓解和控制作用,选取车辙沟不同断面的氮磷含量进行观测,分析了不同降雨量和施肥量对氮磷变化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了2个观测年份氮磷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地表水中TN浓度整体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升高;降雨充足时地下水中TN及NO3--N对施肥响应较为明显。(2)地表水pH变化与氮素含量有一定联系,TN、NO3--N和NO2--N间的相关性非常好;地下水中pH、水温与氮磷的相关性较弱,NH4+-N与NO3--N的转化难度较大,但与TP线性关系较强。(3)大沟蓄水工程能有效减缓在施肥过程中地表水磷素的流失,对降低汛期地下水中TN浓度也有积极的影响,另外一定程度上造成地下水中磷素的升高,在推广区的不同农业耕作灌溉时期要注意对总磷排放的控制。

    • 不同撂荒年限的热带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累积特征

      2018, 45(6):1085.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11

      摘要 (1345) HTML (0) PDF 409.84 K (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热带地区不同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累积特征及影响因素,选取海南定安县农田和不同年限撂荒地撂荒地A(撂荒年限<3年)、撂荒地B(3年<撂荒年限<8年)、撂荒地C(8年<撂荒年限<10年)0~30 cm土层土壤有机体碳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均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并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的表聚现象逐渐减弱。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而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含量在0~30 cm土层土壤中含量表现为:农田>撂荒地A(撂荒年限<3年)>撂荒地B(3年<撂荒年限<8年)>撂荒地C(8年<撂荒年限<10年),在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从不同的土层剖面上来看,农田的土壤颗粒有机碳表层(0~10 cm)>中层(10~20 cm)>下层(20~30 cm)。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颗粒含量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的关系(P<0.01)。总结得出,随着撂荒地年限的增加(10年内)土壤总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含量均逐渐减少。可见,农田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

    • 基于Logistic-CA-Markov模型的福州市 土地利用演变与模拟

      2018, 45(6):1092.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07

      摘要 (1796) HTML (0) PDF 682.85 K (1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福州市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Landsat影像解译数据以及地形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Logistic-CA-Markov耦合模型探讨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各驱动力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福州市未来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1995—2015年除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外,其他4类用地均呈现减少趋势;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林地和农地。(2)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林地转变主要受海拔高度因素影响,农地和水体转变主要受用地距离因素影响,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3)通过验证Logistic-CA-Markov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结果显示,2025年福州市建设用地和水体增加,林地、农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其中1995—2025年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最快,而未利用土地减少速度最快。

    • OjCHS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蛋白的纯化

      2018, 45(6):1102.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23

      摘要 (1365) HTML (0) PDF 642.10 K (10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一个关键酶,也是限速酶,它直接影响并限制类黄酮的合成与积累。在克隆得到日本蛇根草CHS基因(OjCHS)基础上,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完成重组表达质粒pET28a-CHS的构建随后,利用冻融法将上述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用于重组蛋白的表达。选择不同IPTG 浓度、诱导温度及诱导时间对重组菌进行诱导,确定了可溶性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最后,通过洗脱、纯化、透析与浓缩完成重组蛋白的纯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HS,可溶性重组蛋白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 浓度0.45 mmol·L-1,25 ℃下诱导12 h。最后大量制备并纯化获得符合预期大小的可溶性蛋白,为深入研究OjCHS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天冬氨酸修饰的纳米硒(PEG2000-ASP@Se)对间充质 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的影响

      2018, 45(6):1107.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01

      摘要 (1462) HTML (0) PDF 590.57 K (8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天冬氨酸(ASP)加以聚乙二醇(PEG2000)修饰制备纳米硒(PEG2000-ASP@Se)并评价其对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实验制备所得PEG2000-ASP@Se纳米粒子通过投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外貌特征,并采用马尔文粒度仪检测其水合粒径。表征结果显示,该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其水溶液稳定性较好,水合粒径约为(154±2) nm。根据MTT实验数据,PEG2000-ASP@Se纳米对干细胞增殖能力影响较小。此外,借助流式细胞术,使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探针检查纳米是否会导致干细胞凋亡。并检测纳米作用下干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证实该纳米粒子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为探究该纳米粒子对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作用,使用茜素红染色定性分析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产生的矿化结节。上述实验表明,PEG2000-ASP@Se是一个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毒性较小的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纳米药物。

    • 杜仲内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2018, 45(6):1112.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13

      摘要 (1195) HTML (0) PDF 693.19 K (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丰富玉米病害的生防资源,通过平板稀释法,对健康杜仲组织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共得到内生细菌55株, 55株内生细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贪铜菌属(Cupriavidus)和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等5个属。利用平板对峙方法,筛选出对玉米小斑病和玉米茎基腐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DZSY21,其抑菌率分别达到61.30%和79.10%,显微观察显示,拮抗菌株 DZSY21可引起病原菌菌丝断裂、畸形等现象。随后,对内生细菌DZSY21开展了gyrB及趋化性研究,结果表明,DZSY21为枯草芽孢杆菌,且对玉米根系分泌物具有较好的趋化性。

    •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单株烤烟大田动态生育进程研究

      2018, 45(6):1124.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10

      摘要 (1264) HTML (0) PDF 926.28 K (7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准确掌握烟株大田生育进程的外观形态及其对应的作物信息指标,采用单株栽培、信息化技术、人工调查、定叶位挂牌标记和图像影音处理等方法,对单株烤烟的大田生育期和每片有效叶的产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集图像按照每秒25帧的频率制作成延时摄影,可将烟株长达124 d的大田生育进程用5 min呈现;旺长期是各农艺性状快速生长的最主要时间段,株高、茎围和最大叶面积的生长进度达到或超过1/3,14片叶在此期间萌发,占大田期萌发叶片数的50%,而且全部最终成为有效叶;烟株18片有效叶对应的叶位为No.15—32,叶片干重从下往上呈现上升趋势,在No.28叶位达到峰值(17.64 g)后干重逐步下降;叶片收购价格变化趋势与重量变化基本一致,烟叶等级与叶位的对应关系为CF:No.18—24,BF:25—32,XF:No.15—17。采用“农用智能装置的拍照方法及拍照系统”信息化平台可实现对烟株大田生长发育的全程监控和动态呈现,通过后期图像处理,获得烟株物候期图像及对应农作物信息,为研究和优化烤烟大田生育进程及田间长相提供了有效方法。

    • 我国主产区棉花产业竞争力评价

      2018, 45(6):1130.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9.001

      摘要 (1595) HTML (0) PDF 434.98 K (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并提出产业兴旺的目标与要求,为棉花产业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是我国棉花产业的主产区与优势区,研究兵团棉花产业竞争力有助于准确把握主产区棉花产业的最新形势,为棉花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为此,基于已有研究构建棉花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兵团为例,对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后各师棉花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价,并得出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植棉师划分为产业技术联合推动型、稳健型和传统要素驱动型以进行类比分析,最后依据上述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嫁接提高园艺作物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2018, 45(6):1137.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16

      摘要 (1585) HTML (0) PDF 374.57 K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嫁接作为一门悠久而新兴的无性繁殖技术,广泛应用于园艺作物的繁殖、新品种选育以及品种改良等方面。重点介绍嫁接技术提高园艺作物耐热性的应用研究,并综述了植物通过嫁接提高耐热性机理方面的最新进展。植株嫁接能显著提高根系活力,提升接穗叶片的光合速率和酶活性,调节体内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含量,并通过水平基因转移(HGT)和RNA长距离运输对基因表达进行可遗传修饰。同时还对研究中仍需解决的问题和嫁接技术发展前景进行讨论。大力开展嫁接提高园艺作物的耐热性,并深入研究嫁接提高植物耐热性的机理,对促进园艺作物的栽培与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2个杭菊主栽品种形色差异及其与菊小长管蚜数的相关性

      2018, 45(6):1143.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14.001

      摘要 (1268) HTML (0) PDF 265.91 K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用60日龄的盆栽早小洋菊和晚小洋菊菊苗接种菊小长管蚜无翅成蚜,15 d后发现前者的蚜数和蚜虫繁殖倍率皆显著地大于后者。检测了2个品种株高、分枝数、叶片长和宽、叶片长宽比、叶裂数等株形特征,测定二者叶片上、下表皮的亮度L*、色度坐标a*b*、饱和度C、总色值E*等色度特征,并分析了各种特征的数值与蚜数相关性。结果显示,叶片长宽比、叶片上表皮L*、a*、b*皆分别与蚜数正相关 (P<0.01);早小洋菊叶片长宽比显著大于晚小洋菊 (P<0.05);早小洋菊上表皮L*、a*、b*和C分别大于晚小洋菊(P<0.05)。结论认为,该蚜嗜好叶片形状狭长、叶色更黄绿更加鲜艳明亮的早小洋菊。

    • 基于近似模型的螺旋轴式移箱机构多学科设计优化

      2018, 45(6):1147.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18

      摘要 (1303) HTML (0) PDF 554.36 K (8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移箱机构优化设计中存在多目标、强耦合及非线性问题,以螺旋轴式移箱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近似模型的移箱机构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将移箱机构多学科优化设计分解为运动学、动力学和结构力学3个学科,进行了学科分析;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产生初始样本点,构建了系统级变量与学科级优化之间的Kriging近似模型;采用协同优化方法,搭建了基于iSIGHT软件的螺旋轴式移箱机构多学科设计优化集成平台,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优化求解,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移箱机构滑套最大加速度由1.286e5 mm·s-2减至9.253e4 mm·s-2,降低了28.05%;螺旋轴一阶固有频率由238.265 Hz增至264.538 Hz,增加了11.03%;机构质量由2 265.318 g减小至1 848.310 g,降低了18.41%。采用近似技术进行移箱机构多学科设计优化,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求解时间,而且优化后的移箱机构整体性能最优。

    • 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施肥机的设计与试验

      2018, 45(6):1154.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2.021

      摘要 (1257) HTML (0) PDF 519.57 K (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移箱机构优化设计中存在多目标、强耦合及非线性问题,以螺旋轴式移箱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近似模型的移箱机构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将移箱机构多学科优化设计分解为运动学、动力学和结构力学3个学科,进行了学科分析;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产生初始样本点,构建了系统级变量与学科级优化之间的Kriging近似模型;采用协同优化方法,搭建了基于iSIGHT软件的螺旋轴式移箱机构多学科设计优化集成平台,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优化求解,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移箱机构滑套最大加速度由1.286e5 mm·s-2减至9.253e4 mm·s-2,降低了28.05%;螺旋轴一阶固有频率由238.265 Hz增至264.538 Hz,增加了11.03%;机构质量由2 265.318 g减小至1 848.310 g,降低了18.41%。采用近似技术进行移箱机构多学科设计优化,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求解时间,而且优化后的移箱机构整体性能最优。

    • 钉齿滚筒对不同含水率玉米的脱粒试验与分析

      2018, 45(6):1160.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90103.001

      摘要 (1411) HTML (0) PDF 603.64 K (10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改进后的轴流式钉齿滚筒对不同含水率玉米进行脱粒的效果,以川单417号玉米为对象,选取了脱粒线速度、脱粒间隙和玉米含水率为因素,以未脱净率、破碎率和夹带损失率为指标,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与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含水率的增加,未脱净率、破碎率会呈指数式增长;夹带损失率变化不显著,可能主要与栅格凹板的孔径有关;当玉米含水率高达30.70%时,对应最佳脱粒线速度为6 m·s-1,脱粒间隙为45 mm,其未脱净率为4.01%,破碎率为5.54%,夹带损失率为2.05%。

    • 基于体压分布的床垫硬度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

      2018, 45(6):1165. DO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81114.001

      摘要 (1640) HTML (0) PDF 402.76 K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床垫作为睡眠的平台,其支撑性能对人体健康和睡眠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定量化研究床垫软硬度的基础上,利用体压分布测试,通过软硬度适宜的床垫与硬度较大的床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床垫软硬度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软硬度适宜的床垫有利于人-床界面压力的分散性,有利于人体腰部支撑;(2)适宜于男性受试者的床垫的软硬度小于适宜于女性受试者的床垫软硬度。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