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106-107.
摘要:以高压汞灯和太阳光为光源,研究S1、S2等10种表面活性剂在玻片表面和水溶液中对甲基对硫磷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玻片表面,甲基对硫磷在高压汞灯和太阳光下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4.83h和5.06h,表面活性剂对甲基对硫磷光解有显著的敏化或猝灭作用。S1、β-C、OP、0201、JFC和2201分别促进甲基对硫磷的表面光解1.32~3.35倍,而T和S2则延缓其光解1.59和2.04倍。甲基对硫磷在高
2000(2):108-111.
摘要:以高压汞灯、氙灯为光源,研究腐殖质对乙草胺在水中的光解动态。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或氙灯光照下,胡敏酸对富啡酸对乙草胺在水中的光解表现出显著的光猝灭降解作用效应,而且这种光猝灭作用效率与胡敏酸或富啡酸的剂量成正相关,同时两者具有协同作用效应。
2000(2):112-115.
摘要: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993-1996年两种麦蚜的种群数量及其天敌的捕食总量之间的追随关系进行分析,并研究各种天敌与理想优势种天敌之间的联系程度,结果显示,麦长管蚜的优势种天敌是食捕蝇、龟纹飘虫、蚜茧峰和草间小黑蛛;对麦二叉划种群数量影响大的主要天敌是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食划蝇和蚜茧峰。
2000(2):116-118.
摘要:报道采自大别山区3种白僵菌,它们分别是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多形白僵菌(B.amorpha),并简明概括3个种的区别。
2000(2):119-121.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建立安徽两大棉区棉田不同世代棉铃虫着卵株率和百株卵量关系方程,并对方程的准确性和应用该抽样方法的工效进行了检验与比较,认为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估值手段。
2000(2):122-125.
摘要:选取与中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xae Dowson)流行程度关系密切的气候因子(平均相对湿度、中雨日数、雨日数)作为预报因子,进行中稻白叶枯病分段预报方法研究,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中稻白叶枯病中、短期预报数学模型,回报历史符合率;中期预报模型为93.8%、短期预报模型达100%。对1996~1998年3年预测完全准确,
2000(2):126-130.
摘要:分析了96个小麦品种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强面筋品种与普通品种在高分子量及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强面筋品种含Glu-Ala(1亚基)、Glu-A1b(2^*亚基)、Glu-B1b(7+8亚基)、Glu-Bli(17+18亚基)、Glu-Dld(5+10亚基)、Glu-A3b和Glu-D3c的频率较高,而普通品种则含Glu-Alc(N)、Glu-Bl
2000(2):131-134.
摘要:研究砷在粘盘黄褐土上的形态分布特征及粘盘黄褐土、红壤(高肥力、低肥力)、水稻土中AEC与土壤砷形态的关系,探讨砷对青菜(矮脚黄)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外源砷浓度高时土壤砷形态以固定态砷为主,外源砷浓度低时以活性态砷为主,尤以交换态砷为主;施入紫云英土壤砷的活性增强;土壤AEC与活性砷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砷浓度〈40mg/kg时对青菜(矮脚黄)生长有刺激作用,土壤砷浓度〉40mg/kg时青菜(矮
2000(2):135-137.
摘要:研究干旱逆境对水稻抽穗后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导致水稻抽穗后旗叶绿色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相对电导率上升比水田水稻快,叶片易早衰;旗叶光合速率降低,谷粒增重缓慢,千粒重低,产量下降。
2000(2):138-140.
摘要:以“泗棉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地膜覆盖移栽和露地移栽对棉田生态效应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采用地膜覆盖移栽,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棉花生长发育,优化产量构成,提高产量。
2000(2):141-145.
摘要:以高压汞灯、UV灯、太阳光为光源,进行H2O2、TiO2对酸性品红、活性太红、刚果红、结晶紫及混合染料等几种偶氮染料光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TiO2、H2O2对几种偶氮染料具有较强的光催化降解脱色效果,在pH在3或9时,H2O2的浓度为00.4%或TiO2浓度为0.25%时,其脱色率最高;TiO2的光催化脱色效果强于H2O2的作用,且混合催化剂的光催化脱色作用更强;光催化降解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
2000(2):146-149.
摘要:对安庆江滩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的日总辐射、气温、湿度、地湿等小气候因子和间作物产量进行调查,研究林龄和这些因子之间的变化规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4个小气候因子中,日总辐射是影响间作物油菜产量的关键因子,林龄和产量之间的分析结果显示,林龄对间作物产量影响极为显著,随林龄增加,间作物产量以每年129kg/hm^2大幅度下降,间作年限最多6年。建议6年生以上林分采取适当间伐或间种耐荫经济作物等调控措施
2000(2):150-153.
摘要:通过对毛竹林外侧的扩鞭试验研究表明,竹鞭的平均直径随抚育措施力度和加大而有加大的趋势,竹鞭长度以深翻垦复和锄草松土的单鞭较短,但鞭段数增加,新鞭总长以竹蔸施肥的最长(7.75m,比锄草松土、深翻垦复两措施均长1.4m),组合措施的新鞭总长均比单一措施的长,竹蔸施肥有利于竹鞭范围的扩展。随着坡位的降低(即立地的变好),有鞭段增长、鞭段数减少、竹鞭增粗、扩鞭范围增大的趋势。
2000(2):154-156.
摘要:采后40d、80d的猕猴桃果肉切片经不同深度CaCl2处理后衰老均被延缓,但前者果肉中的丙二醛含量均呈先高后低变化,面后者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对其中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2000(2):157-160.
摘要:杉中种子园无性系结实稳定性最高稳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安徽省西田林场杉木种子园6年分系固定样株为观测材料,探讨杉木无性系稳定性指标的评价方法,为无性系再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00(2):161-163.
摘要:将微波杀青后的茶鲜叶原料与鲜叶、干茶分别用有色塑料袋抽气包装后,在不同温度下贮藏2个月。检测结果表明,贮藏2个月的杀青叶在主要品质因子上,均优于对照。因此,茶鲜叶微波杀青后,迅速低湿去湿,在-5℃下真空包装,可保鲜2个月以上。
2000(2):164-166.
摘要:对福鼎大白茶和槠叶群体种两品种采用不同做青工艺的萎凋做青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萎凋做青期间酶活性呈双峰变化趋势,做青结束前约2h达整个做青过程的最大值;重做青比较做青酶活性高,槠叶种比福鼎大白茶酶活性高。对干茶进行了感官审评,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本地区,选用槠叶种采用重做青方式制作乌龙茶有利于乌龙茶特征性香气品质的形成。
2000(2):167-170.
摘要:通过两系列实验,分析了二花脸猪乳中乳糖和乳蛋白在泌乳早期阶段(1~21d)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并与大约克猪乳进行了比较。同时比较了二花脸和大约克猪乳在泌乳第1d和6~7d的乳脂含量。结果表明,二花脸猪和大约克猪乳糖在初乳中很低,但随着泌乳天数增加其含量逐渐增加。二花脸猪乳中乳糖含量在整个泌乳早期阶段(1~21d)低于大约克猪,其中在泌乳第1d、第6~7d和第8~10d显著低于大约克猪(P〈0.05
2000(2):171-174.
摘要:综述数量性状主效基因的检测方法,给出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对它们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随着主效基因检测方法的发展和不断改进以及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主效基因被识别出来并应用于动物育种,从而加快动物育种的步伐。
2000(2):175-177.
摘要:本文综述一种有益的效力生菌-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2000(2):178-181.
摘要:本文对于设计灾情最佳巡视路线提出了恰当的算法,把在不同情况下寻找灾情最佳巡视路线有问题归结不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求解最优多推销员回路问题,即MTSP问题,再通过增加“人造顶点”的方法把它转化为相应的TSP问题,最后采用树形搜索分枝定界方法来求解。
2000(2):182-184.
摘要:以20名运动员为试验对象,在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昆虫菌物研究所生产的地顶孢霉菌丝粉对运动员训练期间和急性运动负荷后激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顶孢霉菌丝粉能使血睾酮和游离睾酮在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中保持较高水平,降低运动期间皮质醇;这表明,该菌丝粉具有保持良好竞技状态和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
2000(2):185-187.
摘要:利用落叶松硫酸盐漂白浆配抄涂布原纸,结果表明,其中4种配比,即落叶松浆用量50%或70%,配用麦草浆50%或30%;或配用针叶材浆10%,桦木浆40%;或配用针叶材浆10%,麦草浆40%,所抄出原纸的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涂布原纸“特号”纸的质量标准。
2000(2):188-191.
摘要:车辆的振动是影响车辆性能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而且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及汽车零部件的疲劳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也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传统的被动悬架在减小车辆振动方面已受到很大限制,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悬架系统的减振能力,近年来人们开展了对非振动悬挂的研究,用电子控制方法提高车辆悬挂系统的性能。本文从建立BJ212越野车悬挂系统二自由度四分之一模型着手,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
2000(2):192-195.
摘要:研究绢丝喷气纺中,第一喷嘴长度、喷射角、开纤槽、纱道直径、喷孔等5个结构参数对成纱强力的影响,为合理选择绢丝喷气纺的第一喷嘴结构参数提供依据。
2000(2):196-198.
摘要:分别用土壤分离微生物和现有菌株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经酶活力比较,筛选酶活较高的产酶菌株。其产酶条件为:以初始pH为5.5的麸皮、(NH4)2SO4等为发酵培养基,在30℃条件下,于140r/min摇床转速下培养120h,获较高酶产量,酶活达9.12U/ml。
2000(2):199-201.
摘要:利用中型板式超滤/纳滤器对山药粘液质浸取液中的粘液蛋白质进行浓缩提取,研究不同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操作参数。
2000(2):202-203.
摘要:利用果胶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果胶酸,再以CaCl2生成果胶酸钙沉淀。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法)测定果胶酸钙中Ca的含量,乘以换算系数12.072,从间接测定果胶含量,并与经典重量法比较,结果较理想。AAS法与重量法测定结果比值为94.4%~96.0%,同时因AAS法是以Ca的含量换算其果胶含量,大而避免经典重量法因存在少量蛋白质、草酸,而产生的干扰(使结果偏高),AAS法检出限可达μg/g级低含
2000(2):204-208.
摘要: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植物抗逆境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作一概述。主要介绍植物在温度、水分和盐逆境下产生的诱导物质(如蛋白等),以及控制其基因的特征、表达和调控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和讨论了有关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邮编:230036 传真:
电话:0551-65786705;65786369 E-mail:ahnydxxb@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