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1).
摘要: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和极点排序,对河南金岗台山区落叶阔叶林群落进行了分类,划分出4个群系组、8个群系。作者认为数量分类对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优势种比较明显地区植被的分类具有一定价值,是定性分析的有效补充。
1994(1).
摘要:用铁Ⅲ─联吡啶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并研究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测定波长为512nm,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0.38%。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
1994(1).
摘要:本文就镧、钙对磷、钾吸收与分配的效应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镧、钙对磷的吸收与分配的影响十分类似,两者具有显著的负连应效应。对钾的吸收,镧、钙的作用不同,镧更有利于K+向作物地上部的转移,随镧浓度的增加钾在作物地上部的分配比例显著提高,而钙的作用不明显。
1994(1).
摘要:采用内源芥子酶法测定不同类型油菜的花、嫩角果、老角果以及成熟种子中的β-硫代葡萄糖苷总量。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含量最高,达87μmolg;白菜型油菜次之,为45μmolg;最低者为芥菜型油菜,为41μmolg。
1994(1).
摘要:本文就产自安徽省山地区的醉翁榆、琊榆、榔榆及朴树4种榆科树木进行了野外调查,测试了木材的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成分及加工性质,结果表明:四种榆科树木材质优良,花纹美丽,可作高级家俱、仿古建筑和工艺美术等用材,亦可作木浆和造纸等用。
1994(1).
摘要:在对主要生命元素全球循环的研究中发现,森林不只是环境污染的蓄积库,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发生源。而且两者的相对强度正接近平衡。环境污染是否造成了森林生长的削弱和衰亡,也基本形成了两种相对的观点,即“有害说”和“有益说”的理论。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缘格局,各国环境政策关系微妙,所有这些研究最终都离不开从养分循环的角度寻求科学的依据
1994(1):1-5.
摘要:通过系统测试和分析,结果得出,两种肥力条件下的小麦植株中的丝氨酸、丙氨酸、全氨、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高肥植株的含量明显高于中肥植株;两者的天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水溶性蛋白含量差异显著,苏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胱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基本显著。
1994(1):6-12.
摘要:用7001s×P23大粒、7001s×r8005、7001s×02428、5047s×多收3号、5047s×r8005、5047s×02428等6个双亲感光性差异程度不同的粳型杂交组合,研究了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表达与感光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双亲感光性的差异大小及巳抽穗期的分离程度皆与F2育性分离有密切关系。各组合F2代随抽穗期推迟,不育株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而且最后一批抽穗的植株中不育株比例相当大。作者认为,感光性基因是影响光敏核不育基因表达的遗传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还就光敏核不育基因数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4(1):13-20,T001.
摘要:粳稻品种藤板5号的细胞悬浮培养物,用0.05%HgCl2处理2分钟,绿芽和绿苗分化率分别提高到84.1%和29.7%,用安替福民处理无明显作用。在含活性炭培养基上的预培养时间对悬浮细胞的分化也有较大影响。经HgCl2处理和活性炭吸附的悬浮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二胺、多胺、内源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Rs)含量最高,内源吲哚乙酸(IAA)含量最低。内源赤霉素(GAs)的表现无明显规律性。
1994(1):21-25.
摘要:用系统聚类的方法,以7个烤烟品种的产值性状为综合指标,对黄淮烟区18个试验点进行生态区域的划分,用多点联合方差分析方法进行临界点的选择。结果表明,18个试验点可以分为8个生态相似区(亚区),各亚区之间差异明显。各亚区平均产值依次为Ⅳ、Ⅱ、Ⅲ、Ⅷ、Ⅰ、Ⅵ、Ⅴ、Ⅶ,变异系数平均值依次为Ⅶ、Ⅲ、Ⅴ、Ⅵ、Ⅳ、Ⅱ、Ⅰ、Ⅷ;8个亚区产值平均与变异系数平均值呈负相关(r=-0.7526,达0.05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种植区划、品种布局和引种提供参考依据。
1994(1):26-31.
摘要:研究了旱作改水旱轮作不同年限的砂姜黑土腐殖质状态和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轮作制度的改变引起土壤水热条件的剧烈变化,从而影响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和腐殖质的状况。随着水旱轮作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无机复合度下降,紧结态复合体所占的比例增加,胡敏素含量也相应增加。旱改水初期,HA/FA比例减小,随后趋于增大。
1994(1):52-58.
摘要:温州蜜柑(兴律品系)两枚萼片原基最早出现于10月中下旬,翌年3月中旬花瓣原基、雌雄蕊原基相继发生分化,5月上旬花器完成分化。花粉粒大部分不育,开花前后大部分胚囊自行解体。沙囊原基出现于4月下旬。开花前,增施有机肥和全素无机肥,可使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分别提高13.91%、17.51%和5.80%,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增产22.44%。
1994(1):63-66.
摘要:本研究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调查研究了合肥市老城区绿化现状。查明合肥市老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3.51%,绿化覆盖面积为2,150,018m2,其中公共绿地66.35%,专用绿地占22.60%,道路绿化覆盖面积占11.05%。本文还对老城区绿化指标、布局、效应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1994(1):67-70.
摘要:
1994(1):71-73.
摘要:合肥梅花品种调查(简报)吴诗华,余皖苏(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合肥230036)分类号:S685.17梅花(PrunusmumeSieb.etZucc.)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栽培历史,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喜爱,为造园的重要花木之一。常与苍松、翠竹配植一起,岁...
1994(1):74-77.
摘要: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给出了植物病害在遵从Logistic流行模型时不同流行过程间流行速率参数r值的一种比较方法。
1994(1):78-80.
摘要:本文记述同翅目叶蝉总科耳叶蝉科点翅叶蝉属一新种:黑斑点翅叶蝉ConfuciusmaculatusCai。标本采自我国江西省庐山
1994(1):81-86.
摘要:在实验室内观察了拟长毛钝绥螨的交配行为及生殖,其交配行为模式符合“钝绥螨-盲走螨类型”;性信息素在其支配前行为中起的作用较小,一次完全文配的平均时间为183分钟;交配一次,主要使一侧的受精囊受精;不同的支配时间导致受精囊的充满度发生变化;一次交配的产卵量、产卵历期随交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和延长;一次完全交配的卵量只及自然交配下卵量的一半左右;后代雌雄性比随交配时间延长而增大,120分钟后稍有下降。
1994(1):87-92.
摘要:本文报道了安徽省270头山羊的调查结果,粪检发现,有81.48%的粪样含有球虫卵囊,经鉴定有11种艾美尔球虫,即阿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arloingi)、小型艾美尔球虫(E.parva)、雅氏艾美尔球虫E.ninakohlyakimovae)、颗粒艾美尔球虫(e.granulosa)、阿撒他艾美尔球虫(E.ahsata)、浮氏艾美尔球虫(E.faurei)、克氏艾美尔球虫(E.christenseni)、山羊艾美尔球虫(E.caprina)、苍白艾美尔球虫(E.pallida)、槌状艾美尔球虫(E.crandallis)和错乱艾美尔球虫(E.intricata)。并对其形态进行了描述。此外,有74.45%的山羊为混合感染(2~9种),49.63%的山羊感染强度较大(每lg粪便卵囊数超过1.00×103个)。
1994(1):97-99.
摘要: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邮编:230036 传真:
电话:0551-65786705;65786369 E-mail:ahnydxxb@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