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
摘要:对14头安徽东流水牛头骨的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流水牛头骨的21项体尺指标具有聚类特性,其中归成五类的体尺指标分别为头背长、下颔骨间隙宽、鼻后孔宽、角长和头后宽;东流水牛头骨的颅高和额大宽、鼻骨长和额小宽、头深和额长、面宽和下颌间隙宽以及鼻颌宽和鼻后孔宽的体尺相等(p>0.05)。
1992(2).
摘要:原麝胃肠动脉的分支分布和牛羊相比,其主要特点为:网胃动脉分出一支到膈。瘤胃左动脉分一粗支,沿瘤胃背囊的背弯向前向上再向后延伸,但不到后背盲囊。肠系膜前动脉不分出侧副支。回结肠动脉呈高度扭曲的螺旋动脉,分出3—4支到结肠,其中较粗的一支分布于结肠旋袢向心回的第一圈,其余几支分布于结肠旋袢的向心回和离心回,分布于向心回的较多。肠系膜前动脉的延续干分出一系列的空肠动脉,但不分出结肠支。各空肠动脉互相吻合,形成一级动脉弓。
1992(2).
摘要:对不同月龄“桂墟”和“临高”猪进行酮体和眼肌纤维测定,结果表明:公猪的肌纤维生长模式不同于母猪和阉猪,后两者明显早熟,分别于9月龄和8月龄接近成熟。试验全期的肌纤维直径与眼肌面积、眼肌重、后腿瘦肉重和活重呈强正相关。本试验的两种不同饲养水平对76.5千克阉猪的肌纤维直径无显著影响。
1992(2).
摘要:本文利用主成分排序和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北部春麦区及西北春麦区的41个高产小麦品种的株型的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方麦区现代高产小麦品种的株型与各自的生态条件相适应;按小麦株型结构,把北方麦区小麦品种划分为平原型和高原型,讨论了不同类型的育种改良方向。
1992(2).
摘要:用液膜处理板栗,常温保鲜贮藏105天。好果率平均值达78.00~84.64%,霉烂率显著低于其它保鲜方法。
1992(2).
摘要:对产于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山醉翁亭附近的珍稀树种—醉翁榆(Ulumnsgaussenii cheng)进行了野外调查、木材解剖特征、木材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质测试、木材干燥和加工实验。根据所得数据综合分析证明,醉翁榆树干高大,树形美观,繁殖容易,不仅可作观赏树木,而且木材纹理通直,花纹美丽,为建筑、高级家具及工艺美术等优质用材。
1992(2).
摘要:胡颓子果实中蛋白质、氨基酸、油脂、单糖和寡糖、有机酸、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含量高于一般水果,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达2660mg/100g,仅次于野玫瑰、刺梨,可加工成具有独特风味和良好色泽的饮料、果酱、果酒等系列产品。
1992(2).
摘要:本文记述为害楝树的一叶蝉新种—揀白小叶蝉(Elbelus melianusKuoh),此种属叶蝉总科小叶蝉科,发生于中国中南部,为害相当严重。
1992(2).
摘要:本文记述叶蝉总科大叶蝉科的条大叶蝉属Atkinsoniella Distant 5新种,即红条大叶蝉A. rubrostriata,长斑大叶蝉A. longinotata,圆斑大叶蝉A. guttata,角斑大叶蝉A. angula,弯纹大叶蝉A. flexa,均采自四川、云南的横断山脉。
1992(2).
摘要:本文记述叶蝉总科隐脉叶蝉科消室叶蝉属一新种:福建消室叶蝉Chudania fujianana Cai et Kuoh,sp.n.。标本采自中国福建省。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学院。
1992(2).
摘要:本文记述了耳叶蝉科角胸叶蝉属一新种直缘角胸叶蝉Tituria rectaCia ct Mo,sp.n.,新记录种楔形角胸叶蝉Tituria cuneata Distant和黑脉角胸叶蝉Tituria nigrivena Cai的雄性。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外部形态、雄性外生殖器构造,以及新种与近似种的区别,附有主要特征图。
1992(2).
摘要:本研究以连作早稻为对象,对水稻纹枯病为害损失及品种、氮肥施用量、产量水平、发病时间、病情程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六年的研究。组建了多因素损失估计模型。根据损失模型统计分析表明:水稻黄熟期病情指数与稻谷减收率的关系最为密切;六个参试品种基本可归为两类;不同氮肥施用量和不同产量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对同级别的纹枯病病情所致的稻谷减收率均无显著影响。
1992(2).
摘要:在全国范围内给一万名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发放政府特殊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带有导向性的重要决策,体现了对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成果的承认和尊重。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我院共有九名专家获此殊荣。
1992(2).
摘要:本文应用侵染概率和作必要的假定,通过计算理论病株率,推导出一个用于描述植病流行进展的广适性模型。该模型对植病流行学中使用的一些流行模型,如Logistic模型、Weibull模型等作了新的阐述和扩展。此外,还讨论了与模型相对应微分方程的Cauchy问题。
1992(2).
摘要:自背飞虱(Sogatella furcira Horvath)一年发生四代,以二代危害最重,造成早稻倒伏,中、晚稻枯苗。近8年的调查资料表明:二代白背飞虱的发生期总是同二化螟(Chilo SupressalisWalkar)的发生期相吻合(见表1)。但在防治策略上总是一虫一治,这不仅耗费大量成本,而且也
1992(2).
摘要:近年来,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 DC f.sp.tritici E.Marshal)在我省麦区危害逐渐加重。为了揭示其空间格局特征、确定相应的抽样技术,以提高田间调查准确率,为病情测报和防治决策提供依据,作者对该病的病株、病叶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1992(2).
摘要: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关心气候转暖问题。有人认为候气转暖将使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淹没;经向温度梯度减小纬向环流减弱,内陆地区降水减少,干旱频率增加,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等。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冬季气候转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安徽省逐年最低气温的变化图1是本区几个测站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三年滑动平均曲线。该图清楚地显示,本区历年最低气温,在30多年中是在波动状态中缓慢上升的,特别是自1970年以后上升明显,而且北部比南部上升更显著。
1992(2).
摘要:1989年9月,蚌埠医学院动物科饲养的四百余只实验用大耳白兔,先后有一百多只突然暴发病毒性出血症,死亡47只。经及时诊断和迅速采取预防接种措施,结果该病得到了控制。现将其诊断和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病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爱活动,食欲下降或废食,迅速消瘦,背毛无光泽,有的发生腹泻,也有的无明显症状。发病后一二天内,多数病兔出现突然兴奋、乱跳乱蹬、全身发抖等神经
1992(2).
摘要:为了了解不同年龄状态下健康奶牛的血液化学值的正常参考范围,我们分别于1984年至1985年4月对淮南乳品公司所属奶牛一、二场成乳牛进行了血液化学成分正常值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变异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8.66和11.18%;血糖、α球蛋白、β球蛋白、AKP、尿素氮变异较大,其中AKP和尿素氮变异高达30.85和31.43%;其余血液性状变异系数为15—25%,可见多项指标
1992(2).
摘要:为掌握我院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发展和变化趋势,本文根据监测资料对学生中的常见病、异常体征及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对我院学生中19岁、20岁、21岁和22岁四个年龄组的城男、乡男、城女、乡女四个类型的汉族学生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邮编:230036 传真:
电话:0551-65786705;65786369 E-mail:ahnydxxb@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