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Z1).
摘要:《反对本本主义》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过去党史学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党史教材,甚至连这篇文章的题目都没有提到,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把《反对本本主义》列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第一篇代表作,是非常正确的。
1984(Z1).
摘要:在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之际,重新学习他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弄清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怎样坚持这一光辉思想的,是很有意义的。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的社会状况和十月革命以后
1984(Z1).
摘要:邓小平同志在《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中,在谈到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时指出:“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学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注的确、回顾我党建设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是始终坚持按照列宁的建党学说来建设我们党的,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中多方面,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进行整
1984(Z1).
摘要:“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既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在于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服务。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或工具,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
1984(Z1).
摘要:一八四八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书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概念,但实质上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时隔不久,马克思在《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文章中,首次表述了“工人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这种科学概念。一八七一年马克思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解决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问题,强调了必须用巴黎公社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民主制代替被打碎的(?)
1984(Z1).
摘要:现代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着世界,也在猛烈地冲击着我国。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较快发展,尽早接近和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必须把现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摆在战略的位置。技术和科学是不能分离的。技术发展战略是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完整
1984(Z1).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哲学,实践的哲学,革命的哲学,建设的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办法论的精神实质,用一句中国的话来概括,就叫做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根本原则。一百多年来,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是依靠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制定了正确的
1984(Z1).
摘要:发展农业生产,要靠政策,靠科学。在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基本建立,广大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要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来武装农业,逐步改造传统农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优质、高效、低耗的路子,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密切相关。近年来,一门新兴的技术科学——信息科学,正在从
1984(Z1).
摘要:目前,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一农业合作经济的新形式。据统计,安徽省“双包”生产队占98.8%,其中包干到户(大包干)占95%,包产到户占3.8%。新的责任制形式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农村面貌的巨大改变,在人们面前展现出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新道路。实践也向理论工作者提出
1984(Z1).
摘要:抽象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如何理解这一范畴,经济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抽象劳动是适合于一切时代的永恒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不是一个永恒范畴,而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这些观点需要进一步讨论。我认为,抽象劳动既不是适合于一切时代的永恒范畴,也不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它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的客观经济范畴。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向同志们请
1984(Z1).
摘要:一九五二年底,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
1984(Z1).
摘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分析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起点,任何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以及其它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最根本的体现。
1984(Z1).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中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它标志着我国农村的自然经济正向着商品经济迅速转化,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本文试就我国农业中发展商品经济的几个问题,作一概略探讨。
1984(Z1).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党史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但对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为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形态,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拟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1984(Z1).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广大农村出现了多层次的、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其中,作为合作经济的一个层次——家庭经济,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越来越显示了它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它的地位。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邮编:230036 传真:
电话:0551-65786705;65786369 E-mail:ahnydxxb@163.com
版权所有: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 ® 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