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3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再論黄山松的定名問題

      1983(2).

      摘要 (1333) HTML (0) PDF 0.00 Byte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郑万钧等认为产自湘、鄂、赣、闽、浙、皖、豫等省的黄山松(P.hwangshanensis Hsia)与产自台湾省的台湾松(P.taiwanensis Hayata)应是同种,名为黄山松(P.taiwanensis Hayata)。作者等的研究表明:台湾松分布于23—25°N,黄山松分布于25°30′—31°40′N;台湾松鳞盾的横脊与纵脊不甚明显,苞鳞先端较尖黄山松鳞盾的横脊隆起,有纵脊数条,苞鳞先端钝圃;台湾松木的早晚材过渡为圆,渐变到略急变,黄山松为急变(幼年材略急变),台湾松生长轮始未的射线管胞内壁锯齿深而粗,结成网状较多,黄山松浅而细,结成网状少;台湾松交叉场纹孔1—3个,黄山松1—2个;台湾松生长轮边缘几列早晚材管胞少数弦壁上有具缘纹孔一至数个,黄山松具缘纹孔无或罕见,数较少。因此,作者等认为黄山松和台湾松应是两个种,俾有利于造林、森林经营及木材的合理加工利用。

    • 片角叶蝉科昆虫的分类研究

      1983(2).

      摘要 (1515) HTML (0) PDF 0.00 Byte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等通过系统研究,基本上摸清了我国的片角叶蝉种类,发现共有12属57种,其中有1新属44新种。本文将这些种类的形态特征、鉴别区分、地理分布与经济意义等作了整理,提出了可利用的资料。

    • 我院今年有七项科研成果获奖

      1983(2).

      摘要 (969) HTML (0) PDF 0.00 Byte (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九八三年,我院有七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由我院主持的“微生物育种的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安徽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另有我院参加协作研究获奖的六项,即:“稻纵卷叶螟迁飞规律及其在测报上的应用”、“硝酸氰胺微粉口

    • 国际交往动态

      1983(2).

      摘要 (1047) HTML (0) PDF 0.00 Byte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院党委书记、原副院长王镇恒副教授参加中国高等教育管理考察团,于9月14日至10月7日在美国考察,拜访了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访问了纽约州、密西根州、加尼福尼亚州的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州州立大学奥伯尼校、密西根州州立大学、密西根大学、摩特

    • 半諧振型日光灯鎮流器的研制

      1983(2).

      摘要 (1132) HTML (0) PDF 0.00 Byte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论述了半谐振型日光灯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性能,给出了研制该镇流器的设计计算公式,并提供了40w半谐振型日光灯镇流器的性能试验数据。

    • 从土壤有机貭的积累消耗論淮北土壤的培肥途径

      1983(2).

      摘要 (1132) HTML (0) PDF 0.00 Byte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论述了生态条件对土壤有机质积累与消耗的影响以及各种有机肥料在平衡土壤有机质中的作用,提出了土壤有机质积累与消耗的数学模式,最后讨论了提高淮北土壤有机质的预期目标及主要途径。

    • 稀土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研究初报

      1983(2).

      摘要 (1363) HTML (0) PDF 0.00 Byte (1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研究了喷施硝酸稀土,对水稻N、P、K代谢、干物质积累和谷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稀土促使水稻养分吸收似有“突发性”的作用,喷施后15天,使水稻吸收N、P_2O_5、K_2O分别比对照增加22%、27%和40%,而在后期则反而比对照减少,这说明“突发作用”是后期的增产基础。在营养三要素中,稀土主要是通过影响N代谢获得增产作用的。

    • 杂交稻播前选种問题的初步研究

      1983(2).

      摘要 (1155) HTML (0) PDF 0.00 Byte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种子比重、粒重和粒厚的分级,以及比较谷粒大小对幼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了杂交稻的播前选种。汕优六号和威优六号的种子大小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因比重不同而带来的影响,发根力>地上部干重>根数>叶面积。这种影响随叶龄增加而逐渐减少。种子比重不同的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准,但产量以比重1.16以上的为高。比重选,根据发芽势,成苗率,超过平均粒重的百分数,幼苗壮弱和产量高低,可将杂交稻种子分为三级。对杂交稻进行播前选种,选用饱满种子,能够壮苗增产。在种子难得,需要将全部种子作为种用的情况下,可以选种后分级播种。

    • 小麦白粉病为害損失与經济阈限的初探

      1983(2).

      摘要 (1314) HTML (0) PDF 0.00 Byte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感染白粉病的品种“墨他”,在高产条件下,采取药剂控制造成不同病情,根据抽穗期、乳熟期剑叶、倒二叶的病指与产量关系,纽配了两个预报不同发病程度下产量的回归模型:(1) (?)=765.5232-7.3595x_1-3.162x_2。方程标准误±28.99斤;R=0.9203。(2) (?)=794.565-7.423x_1-4.3934x_2。方程标准误±28.73斤,R-0.9327。据(1)、(2)式预测的理论产量(?),计算病害所致的产量损失率(%)=(1-(?)/a)×100。由经济阈限的初步探讨,其病情数值为乳熟期上部两叶的平均病指4.72%。根据这一数值推算,经济允许的损失率约为2%。如果防治允许的损失率放宽到5%,则孕穗期、抽穗期两次调查,应用甲基托布津一次防治的指标为剑叶、倒二叶平均病指1.0—2.0%。

    • 安徽省棉花黃萎病菌种的鉴定和致病力測定

      1983(2).

      摘要 (1248) HTML (0) PDF 0.00 Byte (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安徽淮北和沿江棉区7个县的10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中319个单孢菌系进行形态、性状观察和试验,经鉴定全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在等同条件下测定病菌致病力,各菌系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以萧县、东至菌系致病力最强,灵壁菌系最弱。

    • 銫—137γ辐射场中作物种子吸收剂量的計算

      1983(2).

      摘要 (1182) HTML (0) PDF 0.00 Byte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考虑到影响生物效应的关键因素是吸收剂量,同时根据ICRU的规定和我国采用辐射量单位的现状,计算~(137)Csγ辐射场中农作物的吸收剂量,并换算成国际制吸收剂量单位专名是迫切需要的。为此,测定小麦、水稻六个品种的种子的元素百分含量,计算这些作物种子在~(137)Csγ辐射场中的质能吸收系数和f因子。鉴于适应照射量“过渡”到吸收剂量的需要,换算了30余种作物种子的质能吸收系数及f因子,供我省效应生物学工作者参考。

    • 竹集成材和竹材胶合弯曲家具初步研究

      1983(2).

      摘要 (1441) HTML (0) PDF 0.00 Byte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竹集成材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胶接强度试验,表明竹集成材各项指标基本上均超过一般木材。本文还对竹集成材家具的生产工艺和成本核算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木材紧张的情况下。利用资源丰富的毛竹,制成竹集成材家具来代替木制家具是可行的。

    • 馬尾松人工林經营密度的研究

      1983(2).

      摘要 (1133) HTML (0)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马尾松是一个生长快、成林早、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的荒山造林先锋树种。在南方用材林基地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位置。马尾松广布于我省淮河以南的低山和丘陵地带,其面积占全省有林地面积一半以上。在现有马尾松林中,幼、中龄林占总而积的95.3%,并且大多数林分密度过大,造成林木生长量减退,在生产上迫切需要进行适时、适量的抚育间

    • 臭冷杉的核型研究

      1983(2).

      摘要 (1145) HTML (0) PDF 0.00 Byte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Trautv.)Maxim]属松科(Pinaceae)冷杉属(Ables)。我国自小兴安岭到河北、山西均有生长,为东北林区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臭冷杉的染色体计数及组型分析以前均未见有报道。我们研究发现其核型构成和已报道的冷杉属的基本核型有差异。

    • 三十烷醇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983(2).

      摘要 (1787) HTML (0) PDF 0.00 Byte (1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1977年美国Ries发现从首蓿中分离出的三十烷醇对水稻等作物有增产效果以来,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与应用。有人充分肯定了它的应用价值,甚至宣称三十烷醇进入实用阶段后就意味着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开始;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指出,虽然三十烷醇在有些试验中表现增产作用,但在不少试验中却看不出任何效果,因而它的效应不稳定,可靠性差。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不同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大量实验来进一步明确其效应。本文应用三十烷醇对小麦进行种子浸种及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喷洒处理,研究三十烷醇对小麦发芽、幼苗生长,分蘖成穗、开花结实和籽粒重量的影响。

    • 霍山石斛試管苗在我院培养成功

      1983(2).

      摘要 (1058) HTML (0) PDF 0.00 Byte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霍山石斛系我省的珍贵药材,它驰名国内外。《增补本草备要》载:“斛出霍山,养胃清热,生津止渴,清虚热,功胜全面。”近代医学家张寿颐称:“霍山石斛,干之而不稿,口嚼之且无渣滓,味浓而富脂膏,养胃益液,却无清凉碍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

    • 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早期診断家蚕中肠型脓病試驗初报

      1983(2).

      摘要 (1451) HTML (0) PDF 0.00 Byte (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家蚕中肠型脓病是我国目前危害严重的一种蚕病。该病潜伏期和发病过程较长,病情慢,蚕儿感染细胞质多角体病毒(CPV)后,出现症状较迟。过去主要靠肉眼观察或光学显微镜检查进行诊断,不能在感染早期发觉,影响防治效果。近年来,国内外用红血球凝集反应,对流免疫电泳、萤光抗体及凝胶扩散沉降等血清学方法对本病进行早期诊断研究,显示了这些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出时间早、有较好的效果。本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对感染了CPV的家蚕进行早期诊断研究,初步探讨不同蚕品种、不同感染病毒浓度对诊断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 經济阈值在害虫治理上的应用

      1983(2).

      摘要 (1225) HTML (0) PDF 0.00 Byte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作物栽培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植保工作的广泛开展,在害虫治理工作中,人们提出了低农本、高收益、少污染、无不良后遗症等等要求,期望扣除防治费用后的净收益能扩大到最大限度。这类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内容比较复杂。近年来,根据生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经济观,以害虫经济阈值为依据进行防治,采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将害虫治理的经济生态学分析变得简单,有力地促进了害虫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 本刊1979—1983年(总第7期至15期)总目录

      1983(2).

      摘要 (882) HTML (0) PDF 0.00 Byte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稻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徐静韭等(80 .2) 水稻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初步研究·································……徐静斐等(2,) 水稻三系醋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徐静斐等(召2.1) 杂交水稻光合性能的探讨················································……黄仲青(50.1) …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