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长江中下游江滩“兴林灭螺”试点区内的现场实验观察业已证实,有螺江滩毁芦造林、林间实行垦种二年后,滩面钉螺死亡率明显升高,有螺框出现率和钉螺平均密度明显下降。根据“兴林灭螺”大项目组要求,为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我们试用组织化学和酶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兴林灭螺”后滩面残存钉螺的软体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